春节档电影“开门红”,持续火爆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被吐槽。假期至今,北京日报客户端接到多位市民反映,他们前往影院看电影时,却发现影院不再提供免费的3D眼镜,而有些电影院给出的理由是疫情防控要求。对此,有律师认为,电影院应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提供3D眼镜构成违约,如果消费者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协商或者投诉的方式解决。
免费提供3D眼镜的越来越少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崇文门商圈,多个商场里都有电影院,走访发现各家影院提供3D眼镜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位于国瑞购物中心的电影院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D眼镜可通过自助方式获取,其中包括免费使用的3D眼镜。
在网上购票时记者看到,幕秀影院哈德门中心店在购票选座环节,屏幕上出现了4条折叠在一起的通知,点击后才能看到详细内容,其中第三条为“因防疫要求,影城暂不提供免费3D眼镜,请自备或到前台购买”。来到该影院记者看到,取票机和服务台的显示屏上,也都有相关的提示。
“3D眼镜得自己买,我都订完票了才发现。”现场探访时一位市民说,疫情期间他已经很久没进过影院了,今年春节他想观影,没想到眼镜竟成了“强制”购买的商品,“我记得之前可以自己选择,是用免费的,还是购买新的。影院将眼镜和电影票捆绑销售,吃相实在难看。”
检索网上购票平台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对于是否能提供免费3D眼镜,一些影院给出的说明含糊其辞。比如有几家影院标注“免押金”使用,而这些影院同时提供付费的3D眼镜,在平台的评论区里提出疑问的人不少。记者致电多家有类似标注方法的影院,得到的答复不尽相同,“免押金”和“免费”实际上难划等号。
人工和耗材成本高是不再免费的主要原因
记者通过网络购票平台搜索到万达影城通州万达广场店,在购票页面最上方的影院介绍一栏里,有“3D眼镜收费”的字样,里面的详细说明解释说“为了您的自身健康安全,减少公共物品接触,建议您自备或购买一次性3D眼镜”。多种3D眼镜收费的标准也不相同。其中,成人和夹片3D眼镜都是11元一副,儿童的则是5.5元一副。而IMAX眼镜成人和儿童款均是11元。该电影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影院早就不再提供免费的3D眼镜收费,如今顾客只能自带或者购买。
万达影城西铁营万达广场店同样不提供免费的3D眼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影院的3D眼镜都是有偿使用的,顾客可以租赁也可以购买。其中,租赁的费用是4小时3.8元,购买则是5元一副,夹片10元一副。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影院所配置的3D眼镜都是独立包装,使用后无法回收,因此也不会免费提供给顾客。
“放3D电影不提供3D眼镜,说是卫生问题,那餐饮行业是不是也可以借此卖碗筷?”其实,早在3年前,北京日报客户端就关注过3D眼镜收费一事。如今,收费之风愈演愈烈,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至今,网友类似的调侃仍不少见。
部分影院不提供3D眼镜背后,可能存在哪些原因?据资深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影院所使用的3D眼镜规格种类繁杂,一般影院使用的普通3D眼镜成本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一些影院会使用到“Xpand”等3D眼镜,这类眼镜由于技术含量高,早期成本价高达五、六百元,近几年,随着产品不断升级,通过科技手段平抑后的成本价每副至少也要在200元左右。
很多影院为了给观影者提供更好服务,不仅要提供3D眼镜,同时,还要提供免费的一次性消毒镜布。3D眼镜及附带镜布,所牵扯的是物力成本问题。眼镜断腿、掉镜片、被人有意或无意带走造成丢失等,都是易发生的现象,无形中也加大了经营成本。
专家:不提供3D眼镜构成违约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王志业律师认为,3D眼镜作为观看3D电影的基本设施,既然消费者购买了3D电影票,那么当事双方就已经构成了合同关系。提供3D眼镜是电影院义务,影院应当提供,保障消费者能够顺利观看3D电影,如不提供则构成违约。
王志业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对于很多电影院通过相关提示告知顾客需要自备或购买3D眼镜的行为,王志业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条款,免除了电影院义务,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内容是无效的。
王志业认为,电影院如果基于疫情等卫生考虑,可以提供免费和收费两种规格的3D眼镜,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是否需要购买3D眼镜,以便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如果消费者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协商或者投诉的方式解决。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