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黄金窗口!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研 省级党委书记作部署
政知见
2023-01-04
+ 关注

“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考验的是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1月3日下午,重庆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指出,要抢抓黄金窗口、抓实重点工作。

政知君注意到,新年伊始,1月1日至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国中在四川、重庆调研,强调要稳妥有序实施“乙类乙管”,确保实现平稳转段和稳定接续。

提出4个方面要求

这次在四川、重庆调研,是刘国中卸任陕西省委书记以后首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2022年11月27日,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决定,刘国中不再兼任陕西省委书记。

1月1日至3日,刘国中实地考察了四川、重庆的农村社区、市区药店、药业公司、综合医院、儿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看望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并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听取省市汇报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

“实施‘乙类乙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刘国中指出,要坚定信心,主动担责,完善应对准备,优化防控措施,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实现平稳转段和稳定接续。

“要切实将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在调研中,刘国中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

要强化药品和医疗设备保障,做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用物资供应;

要千方百计救治重症患者,保证重症床位、设备设施、医护人员;

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要切实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此前,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核心是做好“管”的文章

1月3日下午,重庆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落细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过渡和顺利转段,是今年全市工作开局起步的关键。

实施“乙类乙管”核心是做好“管”的文章,要全面分析把握面临的形势和风险挑战,增强底线思维,一体做好态势分析,管好救治、管好药物生产供应等,确保“管”得有力有效,确保平稳顺利转段。

“要抢抓黄金窗口、抓实重点工作。”袁家军指出,要抓好关口前移,加强预警识别,推进重心下沉。

会上,市长胡衡华也指出,要认真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坚持关口前移,谋划在前、准备在前、落实在前。

政知君注意到,连日来,多省份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均强调要关口前移。

另外,袁家军还对干部提出了要求。

他指出,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考验的是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考验的是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落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

此外,要搞好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全面客观宣传解读政策,依法打击网络谣言,要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好涉疫秩序。

“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1月3日,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介绍了目前重庆市的疫情形势。

“‘新十条’发布后,我们的感染人数在短时间内是急剧上升的,”李畔说,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最高的时候是2022年12月20日,达到4.9万人左右,目前只有7000多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没有开设发热诊室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2月16日,一天是3万多人,目前只有3000多人。”

李畔说,“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我们的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另外,一段时间以来,各省份都在为“乙类乙管”的正式实施作准备,重庆市也是如此。

1月1日上午,袁家军、胡衡华前往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区,走进发热门诊监控区,听取全市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情况汇报,通过视频察看ICU病房、急诊等情况。

袁家军指出,疫情防控仍是最吃劲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同时,要更加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持重在管理,落实“乙类乙管”要求,科学高效配置资源力量。

1月3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主要有12个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保障药品和检测试剂生产供应等。

政知君注意到,方案中还提到要做好殡葬服务保障,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最大限度提高保障能力,严厉打击殡葬服务“黄牛党”“黑中介”等乱象。

资料 | 重庆日报 重庆市政府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赵红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