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镜|从服装到创新,相声有了“流量”失去了机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2 11:20

最近姜昆先生入驻短视频网络平台,参与了世界杯的解说直播,产生了极大的热度,不经意间对于相声表演的穿着问题提出的观点,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姜先生本身的热度和流量叠加上世界杯的关注度,造成了话题的不断发酵。当然,用姜昆自己的话讲,他的热度和流量也并不是自己炒作,而是某些同行的推波助澜,骂别人会不会大红大紫有待商榷,但是骂姜昆确实是容易大红大紫了。

1670814804394.png

姜昆先生在节目中谈到,相声演员穿大褂,颜色上应该是以深色系以及朴素的款式为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能喧宾夺主,让关注的注意力从节目内容本身发生转移,这个观点并不是别出心裁的一家之言,而是很显而易见的共识。相声本身也有术语“领招”可以用来形容把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到了节目内容之外,从而影响演出质量。

相声表演本身穿什么其实在很多历史的讨论中早有定论,或者说本来也不是需要在观点上进行树立的一个原则性的方面,但是借着目前的话题看来,却有一些必要由此展开思考,探索一下为什么会引起话题和流量。

有姜昆先生的观点很容易便可以延展到无论是相声表演还是其他文艺形式的演出,服装都是需要符合一个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即“服装为演出内容服务的”。相声表演常用的开场词便是:“好像两个人随便聊大天似的说笑话”,因此以大褂作为早期最流行的演出服饰,是因为对于当时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大褂是比较流行而且得体的穿着,平民、知识分子、官员等等都可以穿着而不违和,或者说无论什么样身份地位的人,看到穿大褂的人都会觉得自然亲切,进而有愿意听其说话的前提。这个情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相声在内的文艺演出,在早期梅兰芳先生穿着西装清唱,张杰尧穿西服“撂地”等等,不胜枚举。

在解放后,相声表演的主要服装便从大褂变为中山装,因为这就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普遍着装,表演的内容也是体现新时代的新作品,而在表演传统节目的时候,仍然会以传统的大褂为主,因为工厂的青年职工适合穿着中山装说工厂发生的笑话,而两位老人适合穿着传统大褂聊天讲述过去的一些笑话。

在文革后相声等文艺演出再次大量回到舞台,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再到本世纪初,相声的演出的服装纷繁多样,但是不难发现,都是体现出当时时代的流行和普遍性,并且是为作品服务的,也就是要体现出合适的人说合适的笑话,军人要穿军装讲述军旅题材的笑话,“姜球球”也不可能穿大褂说北京国安战胜了AC米兰。

1670814752305.png

从相声演出的服装也可以看出,在比如初期穷不怕等老一代艺术家创造相声的时候,是以乞讨的形式开始,穷不怕的雕塑也可以看出相声最早期的表演是穿着最底层劳苦大众的服装,再到之后过渡到以长衫大褂为主,再到解放初期的中山装,以及文革结束到世纪交会的多样性的流行服装。以上每一个历史周期基本是在十五到二十年的一个时间跨度,这也与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周期相吻合。因此按照这样的发展,从本世纪初期至今,受到外国的脱口秀、即兴喜剧、漫才等戏剧形式的冲击和影响,相声也将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更加时尚且符合现今大多数年轻观众的喜爱。

但是反观现状,好像并非如此。现今各地的相声演出仍然是一张场面桌、两件大褂为主,表演的节目内容也经常是一成不变的“四大本”里的内容。

这个现状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相声发展的历程里,最近的十余年中,一些相声团体和演员在舞台上下的误导以及大量自媒体出于“流量”和“商业”考虑而对“传统”二字的宣传误区,从而导致了相声的“时装性”遭到了破坏。相声的发展中丢失了十五年,也是为什么很多讨论比如“脱口秀是不是相声”“年轻人都看脱口秀不看相声”等等,这些本不应该是相声发展正常的结果。

真正健康的结果应该是相声和外来的脱口秀等形式完美融合成一种新的形态而继续占有着市场,相声应该充斥着职场、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元宇宙、美联储加息等等鲜活时尚的元素,这个过程可能是在低谷期的反弹,也可能是以某些像侯宝林、马季、姜昆似的领军人物的异军突起引领起的时尚潮流。但是很遗憾,在这十五年中那些掌握了所谓“流量密码”的相声演员们并未引领时尚潮流,而是带着相声开了历史的的倒车,把早期的那种过于陈旧形的式重新带回了舞台,元宇宙、大数据变成了“我是你爸爸”“你儿子长得像我”等等的糟粕。

相声在本世纪初期处于低谷的事实毋庸置疑,之后的再次兴起也是符合了物极必反的客观规律,但是向好的反还是向老的反?是否是走了弯路?从诚然,在某个阶段,观众已经看了十几年的时装了,看到传大褂的相声反而有了新鲜感,但是这种伪新鲜是否是相声本应该发展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马季、姜昆在世纪初的低谷阶段以二三十岁的年纪横空出世,他们会穿大褂说老相声吗?

在前两天中国曲协组织召开的国际说唱艺术研讨会上,有青年相声演员也是提到了,他们的团队已成立运营十多年,创作了许多作品,但是也感觉一只在一个框架的桎梏中,最明显的就是表演形式和服装上,仍然局限在大褂配场面桌的组合里,内容创新在框架中,形式创新更加举步维艰。不光是演员,观众也认为相声是老的,相声就应该是这么表演。是因为什么或者因为谁,造成相声面对这么大与时俱进的阻力这么明显?答案显而易见。

相声已经被偷走了十多年的发展机遇,未来它面临的竞争与考验会更多更大,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真正的青春,实现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体现其社会作用,这已然不只是专业人士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文/艾生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艺台京品”两岸曲艺名师对话 今天,我们说相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6
相声演员说脱口秀,真是降维打击吗?
辛酉生 2024-09-15
东城区龙潭街道举办“筑梦龙潭 相声汇演” 专场演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3
专家把脉北京青年相声节 为行业痛点开“药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4
全总文工团举行相声研讨会 探讨相声创作内容形式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2
作为国家级非遗相声代表性传承人 姜昆综合评估等级拟为优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4
今日看点 | 天津卫视相声春晚:梁龙说相声,岳云鹏唱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23
艺镜|当姜昆遇上金广发,“网暴姜昆”就被抓哏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