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护着莫莫格湿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青年报 2022-12-06 14:08

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吉林莫莫格湿地都会迎来候鸟南迁的高峰期。每当这时,潘晟昱就会带着相机来到湿地,远远地拍下候鸟们美丽优雅的身姿。令他惊讶的是,今年来到湿地的候鸟的种类和数量特别多,“单是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有2000多只,相较于往年的几百只,简直是一个奇观。”潘晟昱说。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王波告诉记者,今年莫莫格湿地的白鹤迁徙停歇种群数量的日统计最高达4000只,东方白鹳迁徙停歇种群数量日统计最高2300余只。除此之外,雁鸭类、鸻鹬类、鸥类、鹭类等鸟类也是这里的常客。

莫莫格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是典型的湿地类型保护区。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的流经形成了7万余公顷适宜鹤鹳类等水鸟栖息的沼泽湿地,孕育和储藏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1997年12月,莫莫格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潘晟昱是镇赉县本地人,因为喜欢研究和拍摄候鸟,而有了“鸟叔”的外号。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潘晟昱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湿地和候鸟的故事。

潘晟昱介绍说,莫莫格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白鹤迁徙停歇地,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白鹤都会来到这里度过春天和秋天。每年9月,成群的白鹤从西伯利亚南迁,途经莫莫格湿地,在这里短暂地停歇。湿地有它们最需要的食物,它们在这里补充能量,同时训练当年新生的鸟宝宝飞行。等到11月下旬,天气变冷,白鹤继续南迁,飞往江西鄱阳湖。这是它们千百年来不变的习性。

东方白鹳和白鹤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比起白鹤,在镇赉见到东方白鹳就更加令人激动,“因为野生东方白鹳在全世界只有1万只左右,今年一下子见到2000多只,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频繁出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鼓舞。”潘晟昱兴奋地说。

王波向记者介绍,莫莫格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栖息着近300种鸟类,其中湿地水鸟120余种。以白鹤、东方白鹳为代表的珍稀水鸟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莫莫格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区的工作内容围绕巡护管护、监测研究、湿地修复、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莫莫格保护区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吉林白城护飞队的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潘晟昱便是吉林白城护飞队的队长,拍摄候鸟已有20多年,对这些鸟儿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在候鸟到来的那段时间,如果几天没有看到鸟儿,“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哪怕不拿相机,只拿望远镜远远地看到它们在湿地一切都好,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进一步保护候鸟,潘晟昱自发组建了“吉林白城护飞队”,发动志愿者们协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保护候鸟。

潘晟昱告诉记者,护飞队的志愿者会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同巡逻,守护湿地,防止当地居民私自开荒种地或挖鱼塘,同时劝说当地农民不要开船进入湿地撒网捕鱼,以免干扰鸟儿觅食和休息,还要规劝前来湿地观光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科学观鸟,要使用望远镜远距离欣赏,不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以免使鸟儿受到惊吓,更不要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而轰赶鸟儿。防止盗猎分子非法捕鸟也是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

平时,志愿者也会协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社区进行宣传。“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候鸟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对鸟类的保护级别也不清楚。我们需要把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传达给更多人。”潘晟昱说。

潘晟昱告诉记者,志愿者守护候鸟的工作始于2005年。莫莫格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保护区里居住着4万多当地居民,多以种地和捕鱼为生。秋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候鸟迁徙而至的高峰期。来到湿地的候鸟常常因啄食地里的粮食而遭到当地居民的驱赶,在水中觅食或休息时也常常受到前来捕鱼的居民的惊吓。对此,护飞队的志愿者们做了大量工作,劝说当地居民,给他们普及候鸟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这些鸟儿的稀有和珍贵。一些居民在意识到保护候鸟的重要性之后,也加入到了保护候鸟的行列。

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陆续加入护飞队的行动中,护飞队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保护候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2018年春天,护飞队获得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授旗。潘晟昱说,如今生活好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而保护湿地自然环境和候鸟是大家心中共同的愿望。

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姜力看来,保护湿地意义重大。“湿地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湿地不但是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资本,湿地在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防洪减灾、提供淡水和水产品及其他可利用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姜力表示,湿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针对不同物种的生态需求实施高质量生态修复,为候鸟提供更适宜的栖息地,同时处理好原住民与湿地的关系。从“抢救性保护”到“在保护中发展”,探索湿地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途径。“科学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姜力说。

文/夏瑾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