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 乌克兰、联合国等方面17日确认,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相关方已同意将协议有限期延长120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各方同意继续实施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以促进乌克兰生产的粮食、食品和化肥能够安全地通过海运出口。
古特雷斯表示,将全力支持由土耳其、乌克兰、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代表组成的联合协调中心,使这条重要的补给线继续顺利运作。与此同时,联合国还全力致力于消除俄罗斯出口粮食和化肥的剩余障碍。
古特雷斯说:“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继续表明,谨慎外交在寻求多边解决方案方面的重要性。”他还表示,四个月前在伊斯坦布尔签署的协议对于降低粮食和化肥价格以及避免全球粮食危机至关重要。
延长协议消息一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小麦期货合约价下降1.6%,玉米价格下降0.7%。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续签协议后,黑海谷物、油籽出口延续。在此情景下,国际谷物、油脂价格回落,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将联动下行。
延长120天
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通常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约4500万吨粮食。由于俄乌冲突等因素,粮食对外出口一度中断。同期,全球主要粮食价格上涨。
王娜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以上两国是全球重要的谷物、油籽供应国。
“市场担心黑海出口暂停后,全球粮、油供应紧张的预期再度强化,国内外谷物及油脂价格也将面临重新上涨的风险。”她表示。
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等方推动下,7月22日,联合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达成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并举行签署仪式。该协议的最初期限是从7月22日签署之日起120天,原本将在11月下旬到期。在该协议下,约1000万吨重要的粮食得以从乌克兰运往世界各地,其中三分之二运往了发展中国家。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10月底指认乌克兰袭击参与保障海上粮食走廊安全的俄方船只,宣布暂停参与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俄方还多次就协议涉俄部分内容落实状况表达不满,指出俄方谷物和化肥出口仍因西方制裁遭遇阻滞。后经协商,俄方本月初同意恢复执行协议。
此次,在各方努力下协议延长了120天。
据悉,该协议允许通过安全的海上人道主义走廊,从乌克兰的三个主要港口——切尔诺莫斯克、敖德萨和尤日内-基洛夫格勒向世界各地出口谷物、其他食品和包括氨在内的化肥。为落实该协议,来自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的高级代表在伊斯坦布尔设立了一个联合协调中心。
根据联合协调中心发布的程序,希望加入该协议的船只要在伊斯坦布尔接受检查,确保船上没有装载任何货物,然后通过海上人道主义走廊前往乌克兰港口装载货物。海上人道主义走廊由联合协调中心设立,受到全天候监测,确保船只安全通行。回程船只也要在伊斯坦布尔的检查区接受检查。
2022年世界粮食进口支出料增至1.94万亿美元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近期发布《粮食展望》报告称,2022年世界粮食进口支出预计将增至1.94万亿美元,高于此前预期。
粮价和汇率因素均造成进口国购买力承压,进而影响粮食进口数量。进口支出涨幅的大部分由高收入国家贡献,主因是世界粮食价格上涨,而进口量预计也将上升。 经济脆弱国家集体受价格走高的冲击更大。 以低收入国家为例,虽然总粮食进口支出预期几乎持平,但进口量预计将减少 10%,这些国家的粮食获取形势日益严峻。
由FAO市场及贸易司编写的该报告警告:"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进口国难以负担不断上涨的国际成本,可能预示着他们抵御国际价格上涨的能力已至极限”。
报告所涉及的主要大宗商品的供应量大多处于或接近创纪录水平,但多种因素表明未来市场将趋紧。
其中,2022/23 年度预计世界小麦产量在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收获量大幅回升,将创下7.84 亿吨的历史新高,从而将推动全球小麦库存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但报告指出,库存预计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俄罗斯,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库存水平预计将下降 8%。.
同时,粗粮库存量预计将降至 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2年全球粗粮预报产量的预报跌幅为 2.8%,至14.67 亿吨。尽管2022/23年度世界大米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得益于亚洲的弹性播种水平以及非洲产量回升,预计总体仍将维持平均水平。
2022/23销售年度全球油料作物产量料将回弹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豆和油菜籽的增产预期可抵消葵花籽产量或将下降的影响。
全球食糖产量预计也会出现扩张,预计巴西产量大幅回升,中国和泰国的产量也将增加,而同期消费增速则将放缓。
物产中大期货高级分析师谢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带来粮食贸易格局的改变,因此俄乌冲突是影响全球大宗粮食价格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宏观经济层面,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利率和汇率的变化也将继续影响全球大宗粮食价格的贸易行为;此外,影响全球大宗粮食价格的另一主要因素为气候变化。目前巴西境内亚马孙河多处河段降至最低水位,密西西比河的水位也尚未恢复。全球变暖、2022年遭遇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现象,或导致当地运输与巴西作物产量损失。
“后续持续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及监测南美降水或灌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她称。(冯迪凡 康恺)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