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属于核心素养体系,体现在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及思维过程和结果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
10多年前的课堂缺乏活力和创造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追求的是知识的数量积累和熟练程度,关注的是课堂知识的密度、容量的大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陷入低阶思维,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也不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一直在探索学生思维培养的策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探索思维品质培养的学科教学阶段,从2010年9月开始大致经历了3年时间。这一阶段不断发现并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确立学生思维提升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提出了“思考力”概念,明确了思考力培养的20种思维方法和7种思维品质,提炼形成了“思考力课堂”的结构。这一阶段还开发了思考力培养校本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思考力专项训练课程。
第二个阶段是注重学科素养落实的学科育人阶段,从2013年9月开始又大致经历了3年时间。这一阶段的课堂在关注学生思考力培养的同时,更强调学科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加强学科课程群建设。学校撰写了学科课程纲要,建立了中小学衔接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课例研讨等机制。
第三个阶段是跨学科推进学科素养的学科融合育人阶段,从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经历了两年时间。这一时期的课堂开始进行跨学科融合。学校专门组建了跨学科教研组,开发跨学科的研究性、实践性课程,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跨学科融合育人。
第四个阶段是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全学科整体育人阶段,从2018年10月至今一直在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学科育人,还是跨学科育人,其功能的发挥都需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建立密切联系。这一时期,学校在“润泽教育”理念下确立了“润养会思想的卓越行动者”育人目标,建构了“贵品渊知,卓能强体”课程体系。
“思考力课堂”是什么
思考力课堂是一种高度关注学生思考力提升和发展,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课堂。它通过系统的教与学设计,有目的地推动学生类比、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和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思考力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利用预设或生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运用合理的思考方式解决相应问题,推动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和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思考力的发展。
思考力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学校之所以重视思考力的培养,主要依据4个方面:其一,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思维发展的顺序性特征和发展关键期的特征。其二,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等对发展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具体要求。其三,依据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在本单元或本课教学中能自然运用到的某种思维方式,如本教学单元中存在多处可以运用归纳法的内容,就把归纳法作为本课的主要思考力培养点。其四,依据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表现出的思考力短板,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通常在一个单元特别是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1—2个思维方式或思维品质,要把思考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具体教学环节。
思考力课堂是指向立德树人的课堂。学校以“润泽教育”育人哲学为引领,在“润品育能,筑基未来”的核心办学理念下,通过对各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与德育融合的思考力课堂。学校致力于在课堂中挖掘德育因子,优化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结构化,采取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议题式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等不同形式,强调学习的关联性和深刻性,以大概念为统领,整合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在解决问题中触类旁通,进而实现情感共鸣,指向立德树人总目标。
思考力课堂是高度关注思维培养的课堂。思考力课堂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据国内外学者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和关于思维品质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学情,学校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重点发展20种思维方式(直觉、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求证、计算、建构、预见、发现、发明、发散、反思、辩证思维等)和7种思维品质(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等),并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分别重点关注其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等。
“思考力课堂”的结构和范式
按照“激发思维活力—提供思维方法—产生思维成果—检验思维能力”的顺序,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构建了思考力课堂的“1—6—3—7”基本教学结构。
“1”是指思考力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
“6”是指思考力课堂的6个核心教学要素,即“明、问、思、辩、悟、用”。所谓明,即明晰教学目标,明晰检测内容。所谓问,即通过合理设置问题,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主线激发学生思考。所谓思,即教师提供必要的思考工具和资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所谓辩,即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析、论证观点,交流自己的见解。所谓悟,即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形成新的主张。所谓用,即通过巩固性、迁移性练习及开放性课内外实践活动等反思、深化思考成果。
“3”是指思考力课堂应把握好促进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即明标启思阶段:“明、问”要求教学目标要聚焦、清晰、可检测,尤其是要准确定位重点和难点,明确需要培养的1—2种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教师在定标基础上提出恰当的问题,通过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者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思考之旅。探究辩思阶段:“思、辩”指思考和辩论,这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基础上,积极交流,适时辩论,明晰观点,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促进学生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如直觉、类比、分析、求证等,在正确理解基础上生成新知,提升品格与能力。应用悟思阶段:“悟、用”重在内化、领悟与运用,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概括、归纳、综合、抽象、建构、发现、发明等思维方式,修正见解,形成主张,进行迁移与创造性运用。
“7”是指思考力课堂实施的7个基本教学策略,即启发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情境式教学策略、项目式教学策略、合作式教学策略、审辩式教学策略、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协同推进策略。
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思考力课堂通过班级授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导生制和学长制,多样搭配,按照不同的学段灵活调整。在教学流程上,思考力课堂分为单元教学流程与单节课教学流程,以预习单、探究单和检测单为主要学习载体,明确指向6个核心要素的关键教学方法。思考力课堂的教学流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3部分。其中,课前预学实现学生认知、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的建构,课中学习实现再建构,课后拓展实现学习促进再提升。
“思考力课堂”背后的机制建设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背后是机制的支持。依据学生思考力发展特点,学校创建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思考力课堂评价基本体系。过程评价主要包括:查看教师备课是否把学科教学目标与有目的推进学生思考力发展的内容统筹设计;观察课堂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出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观察课堂练习和作业是否安排了促进学生使用与课堂重点培养的思维方式或品质一致的内容或实践活动。结果评价关注3个方面:一是评价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平,二是评价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三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时既综合评价学科教学的达成水平,也特别关注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
评价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包括:学生个体的思考力发展是否呈现不断成长的态势,学生是否掌握该年龄阶段应当掌握的相应思维方式、形成相应思维品质,特别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课程标准、教材中对学生思考力发展的具体要求;学生群体的思考力总体发展水平是否达到甚至超出同龄学生的总体思考力发展水平。评估手段包括专门的思考力发展评估量表和任课教师的共同评估。考查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包括:学生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重点评估与过去相比较学生的进步程度;学校各类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的发展进步水平,特别是他们在各项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思考力课堂实施的研训体系,探索形成了“1—4—5—10”教师发展模式。“1”是指一个培养成长链条,即目标引领—资源提供—平台搭建—机制保障—成果激励。“4”是指教师成长的4个阶段,即学习与模仿阶段—理解与运用阶段—借鉴与创造阶段—辐射与带动阶段。“5”是指5种推进机制,即部门协同机制、分层定标机制、考核过关机制、学术积分机制、评价奖励机制。“10”是指10项主要培训活动,即课例研讨、小课题研究、学科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等10项培训活动。这些机制与策略不仅有效保障了思考力课堂的实施,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历经12年探索实践,学校已形成了课程丰富、课堂深入、机制健全的思考力培养体系。如今,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普遍体验到了思维不断进阶带来的快乐,学生思考力的发展也带动了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一改革实践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思考力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其扎实的研究历程,创新了基于育人目标的全学科育人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 有专家评价说。
作者/刘明成,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