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市民的充电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为了进一步丰富电动汽车充电渠道,缓解老旧城区充电难问题,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结合成都市居住社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三年建设行动方案,市住建局牵头,依托既有的路边停车泊位资源,在不新增空间资源占用的前提下,试点实施了全市首批路侧“智慧多功能杆+充电桩”项目,打造“路边停车+充电一体化”示范项目。
也就是说,道路边的占道停车泊位不但能停车,旁边还多了智能充电设施,方便车主充电、补电。
是智慧路灯杆 也是智能充电桩
据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位于新开寺街和鼓楼北四街的试点点位已基本完工,近期将投用。新增设的路侧充电设施与多功能智慧路灯杆合二为一,可实现路灯照明、停车充电、智慧城市管理等多种功能。
12日上午,记者来到鼓楼北四街点位探访,在道路一侧紧邻占道停车泊位的人行道上,看到了已经安装完毕的路侧充电设施。
路侧充电设施占地面积较小,其主体是多功能路灯,灯杆下方安装了充电装置,灯杆顶部不仅有可供日常照明的路灯,还挂载多元化装置,如摄像头、传感器,可进行智慧城市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等数据流的采集与分析处理。
“举个例子,比如路边垃圾桶满了,经监控采集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实时通知后端进行清理。”据城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功能路灯已在成都许多路段投用,但合并了路侧充电设施的多功能路灯,这是首批试点。
鼓楼北四街与新开寺街上新安装的路侧充电设施有4处,总共6个“充电桩”。有的是“一杆双枪”,可以同时为两辆车充电;有的则是“一杆单枪”。
为何会选择这两处进行试点?“主要考虑到这一带老旧小区由于电力预留容量较少,往往没有充电设施安装条件,但是居民又有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上述负责人介绍,该片区老旧小区、院落较多,许多老院落都没有安装充电设施的条件。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附近小区的业主已较多地添置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就成为了“刚需”。
“夜晚把车子停在这里的话,一晚上就可以充满。”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是临时停车,也可以及时补电。待投用时,设施上还贴有操作二维码,指导车主们自主操作和缴费。
力争至2025年底建成不少于3000个
目前,两条街上的路侧充电设施建设正在进行收尾完善,近期就可投用,“试点期预计半年。”城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试点期间,将针对投用情况进行评估,逐渐完善优化。
“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据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试点的评估反馈,争取早实施、早见效,等条件成熟后,将在成都全市范围稳妥推进。
在选址方面,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聚焦老旧城区、未来社区等区域,统筹考虑片区供需状况、建设实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址建设点位,满足存量需求、促进增量发展。
在建设方面,该负责人表示,主要按照“融合共建为主、独立设置为辅”的思路,路侧充电设施建设将与市政基础设施结合,采取“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井合一”等合建方式,充分利用既有供配电设施,减少资源投入,增加综合效益。还将与既有占道停车泊位结合,统筹解决停车充电空间载体,并与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建设等工作结合。鼓楼北四街与新开寺街的试点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此外,未来的路侧充电设施建设还将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设施设备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推动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引导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分区、分时停放计费,提升设备故障提前发现和处置能力。
同时,在项目选址实施过程中,也将坚持开门做项目,畅通市民反馈渠道,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切实把民生项目做到实处。
“在总结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成都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完善工作实施机制,制定实施计划,逐步有序推动建设。”该负责人介绍,根据计划,成都将力争至2025年底建成路侧充电桩不少于3000个。
文/王垚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