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不少朝九晚五的“小蜜蜂们”启动了游山玩水模式。不过,动辄数千元人民币还订不上房的高额住宿费,也成了大家的心头痛。酒店房价“逢假必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真的合法吗?
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但不少人仍然选择在国庆长假期间出游。据某旅游在线平台报告显示,国庆假期相关旅游产品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72%,假期出行机票、酒店搜索热度上涨136%。正是在旅游“热情”推动下,酒店民宿订单火爆,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十一”假期首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周边酒店和民宿价格较平日上涨明显。在旅游平台搜索九寨沟、环球影城、西湖等热门景点,周边酒店的房价在假期都有明显的涨幅,不少涨幅在50%到100%。这与往年“逢假必涨”情况相似。
从市场逻辑来看,酒店、民宿“逢假必涨”很正常。从供给角度而言,当员工工资成本与酒店的采购成本在节假日有所上升,必然要上调服务价格来消化上升的成本。从需求角度看,当游客需求在假期集中释放大于服务供给,酒店、民宿涨价是必然现象。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相信绝大多数游客也会理解酒店民宿“逢假必涨”的逻辑,即供给成本上涨与需求大于供给这两者叠加,将共同推动涨价。由于酒店业、民宿业服务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范畴,那么这种“逢假必涨”看上去是正常现象,并没有违法违规。
不过,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第一个问题是,“逢假必涨”尤其是价格大涨,是否影响酒店、民宿品牌形象,是否影响旅游业复苏?从理论上来说,价格大涨会抑制需求,不利于旅游业走出疫情影响。大幅上调价格的酒店,似乎也有“趁假打劫”的意味。
第二个问题是,酒店随意涨价是否违反规定?虽说酒店民宿价格由市场调节,但2010年国家发改委、原国家旅游局、原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的意见》中明确,旅游热点区域和大型活动场所周边地区,可根据《价格法》规定,对酒店客房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此前,海南三亚市曾在春节期间针对“天价”客房出台酒店“限价令”。另外,多地中高考期间要求酒店宾馆的“高考房”不得随意涨价。这些干预措施都是依据上述《意见》规定。那么,面对酒店民宿在国庆期间大幅涨价现象,该不该祭出“限价令”?
笔者以为,是否应该祭出“限价令”取决于相关因素。比如,当“逢假必涨”的涨价幅度造成民怨四起,或者影响到旅游业健康发展,不排除“限价令”出鞘。再比如说,当“逢假必涨”背后还伴随其他价格违规行为,不排除相关地方的监管部门出手干预。
我们不仅身处市场经济,也身处法治社会。那么,既要兼顾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也不能放任某些经营者随意践踏政策法规和消费者权益。所以,对规范的“逢假必涨”,我们要用市场经济思维包容看待,但对于操作不规范的涨价行为,应出手监管。
所以,对酒店、民宿“逢假必涨”现象,各地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假期“放假”。从往年假期投诉情况来看,不少消费投诉涉及价格问题,希望各地监管部门当好假期“守夜人”。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