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宝塔研究开山之作,跨越百年的回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7 13:00

大约100年前,恩斯特·伯施曼就开始认真、系统地研究中国的建筑艺术。近日,这位来自德国的“中国建筑艺术研究的先驱”的心血之作《西洋镜:中国宝塔Ⅱ》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西洋镜:中国宝塔Ⅱ》[德] 恩斯特·伯施曼 著;[德] 魏汉茂 整理;赵省伟 主编;张胤哲 代荣欣 译;北京日报出版社

这是一套中国宝塔研究开山扛鼎之作。

恩斯特·伯施曼(1873-1949)是中国建筑摄影鼻祖,也是国际学界公认的第一位以现代科学方法记录、考察并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建筑与文化内涵的德国建筑学家与汉学家,长期致力于我国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恩斯特·伯施曼于1902年跟随德国东亚舰队到达中国,随即便被中国建筑深深地吸引,他领悟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并把研究中国建筑艺术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1906—1909年,他跨越中国14个省区,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恩斯特·伯施曼是中国营造学社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其会员。1933—1935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

在那个时代,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人十分罕见,伯施曼的研究比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早了约30年。佛塔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也是伯施曼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伯施曼更喜欢把它叫作宝塔。当关于中国其他领域的研究正取得诸多进展时,中国宝塔这一主题著作的出版数量却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学界并没有投入十分高涨的热情,虽然有一些系统介绍中国宝塔的著作出版,但像伯施曼一样研究单体建筑甚至建筑细节的著作,实在少之又少。”伯施曼的《中国宝塔》开创了中国佛塔研究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学术史价值。

这是一套失而复得的宝藏之书。

早在1937年,《中国宝塔》就已经完成写作。然而,随之而来的战争使得其出版困难重重。1949年恩斯特·伯施曼去世后,手稿也不知所踪。幸运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在汉堡大学发现了部分手稿。经过德国著名汉学家、目录学家魏汉茂的费心整理,时隔约80年后,终于在德国出版。《中国宝塔》是迄今考察中国宝塔建筑内容最为翔实的著作。

2016年的德文版,收录了430幅老照片,此次中文版又特别收录了130余幅复拍图,共计50万字的图文描述和阐释。书中所记载和描述的宝塔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学术和文物价值。

《西洋镜:中国宝塔Ⅰ》于2021年3月出版,《西洋镜:中国宝塔Ⅱ》是对伯施曼经典著作《西洋镜:中国宝塔Ⅰ》的补充,使整个主题更加完善。

文/西洋镜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以故宫文物南迁事件为历史场景,《百年徽宝》系列作品在京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5
首次系统呈现百年历史 北京大学“大讲堂之路”展览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芬兰总统马达汉:1200张底片记录百年前中国
余木匀 2024-03-02
北京西山+中国灯塔,“西洋镜”系列再上新
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3-12-17
美国一大学时隔百年将为林徽因追授学位 院长回应:追授之举获全院教师支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Qnews|时隔近百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将为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士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历史|单霁翔 传承中国百年建筑精神弘扬全球现代建筑界的中国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历史|《人海之间》: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1500年
北贝BOOK 2023-09-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