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对于公募基金的配置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其中,银行理财配置公募基金产品合计1.27万亿元(不含专户资管计划),规模达到2019年末的2.4倍。
银行理财注重绝对收益
受到银行理财客群的低风险偏好特征影响,银行理财在公募基金产品配置领域,延续了大类资产配置的整体思路,即聚焦产品的低回撤、低风险以及较为稳定的绝对收益能力。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银行理财公司在基金产品选择上倾向头部公募机构,前十大公募机构分别占据固收类、混合类产品市场份额的67.2%、74.8%;同时,银行理财公司偏向选择从业年限更长、投资经验更为丰富的基金经理,以及成立时间较长、有一定业绩印证的基金产品。
从产品类别来看,银行理财公司旗下固收类、混合类产品对于公募基金的配置思路较为类似。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和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银行理财公司混合类产品前五十名重仓的公募基金中,51.9%的基金同时被固收类、混合类产品重仓。
银行理财公司的固收类产品偏好纯债类基金,对纯债基金、混合债基、货币基金配置比例分别为64%、25%、11%;重仓基金风险相对较低,R2(中低风险)、R3(中风险)风险等级产品占比分别为64%、25%;重仓基金产品回撤控制能力较强,16只银行理财重仓中长期纯债基金产品近3年年化回报均位列同类产品前50%,且75%的产品近3年年化波动率低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
银行理财公司的混合类产品配置则更加灵活多元,除了配置49%的纯债基金和33%的混合债基以外,另外增配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股票多空基金合计18%;重仓基金风险等级略有提升,其中R2、R3等级产品占比分别为55%、45%。
银行系公募占先机
得益于股东优势,银行系公募基金可以通过集团内部协同,与母行理财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并且银行出于综合效益考量,会促成资管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此类内部合作的现象在理财固收领域更加常见,对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公司在配置时会优先考虑集团内部银行系公募。股混类产品相对市场化,主要由于机构间管理能力差异较大,银行理财公司会相对客观选择优质机构的头部产品。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固收类理财产品配置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平安基金、建信基金、永赢基金5家银行股东背景的产品比例分别为6.9%、5.2%、4.3%、3.1%、1.1%,位列机构排名第4、6、11、15、22位。交银施罗德基金产品方面,银行理财公司持有规模为38.0亿元,其中第一大持有人合计3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持有21.4亿元,占比达56.3%;平安基金产品方面,银行理财公司持有规模为33.3亿元,其中第一大持有人合计30只产品持有18.6亿元,占比达55.9%。
配置空间广阔
近年来,固收类理财产品在公募基金配置方面发力显著。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和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固收类、混合类产品配置公募基金规模分别为0.84万亿元、0.39万亿元,配置比重分别为4.18%、20.61%,相较于2021年,固收类产品配置规模增加0.14万亿元,混合类产品减少0.12万亿元。
对于二者规模变动差异,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银行理财主要基于避险属性和流动性管理属性,通过巩固传统优势实现新增获客,但出于对客户风险偏好以及理财公司能力建设的考量,混合类产品规模出现倒退。固收类产品的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不高,但产品规模基数较大,资金来源相对可观;混合类产品基金配置规模降低,与混合类产品发行力度较弱、整体规模收缩密切相关。
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对于公募基金投资还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通过增加权益、增厚收益的方式来提升组合收益率。“2021年银行理财嵌套投资规模为12.6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占理财总资产的4%,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银行理财人力资源与优质资产的相对供给不足,将促使银行理财更为积极地配置公募基金。一方面,受限于银行限薪体系以及理财公司协同母行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大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在人力团队配置、市场化薪酬激励方面略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优质人才的汇集以及投资标的的深度覆盖。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非标资产配置空间逐步被压缩,银行理财需要寻找替代资产以稳定产品收益,头部公募发行的产品依靠强大的投资管理实力,能够满足银行理财稳健收益的诉求。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