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98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9月11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其中昌平区7例、朝阳区5例、海淀区2例,均为轻型。北京近日连续出现多起高校聚集性疫情,均为京外进返京人员引发。
近段时间,北京连续发生三起校园聚集性疫情,表明本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仍有不足,许多方面、领域和环节都亟待加强。北京作为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地区,师生群体规模庞大,仅高校学生就有100余万。暑假刚过,在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背景下,大量高校师生员工陆续返京返校,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必然带来不可小视的疫情输入风险。
校园尤其是高校校园是当前首都疫情防控的重要部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学校防疫安全大检查,查找问题、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各区各部门应加强进返京学生的防疫管理工作,重点管好第一周。学校要加强校内健康观察场所规范管理和服务保障,指导学生抵京后7日内不出校、不串门、不聚集,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开展线下聚集性活动。
学校人员密集,更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放大器”和“加速剂”。北京疫情防控面临京外、境外双重输入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时更要加强校园等风险点位排查落位,严防疫情向社会面外溢。校园疫情频发,首都各高校都要举一反三、引以为鉴。高校应进一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返京返校、新生入校防疫工作,对抵京返校学生提倡点对点闭环管理,确保校园防疫安全。
目前,首都校园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要坚持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围住捞干扑灭。要抓好校园疫情处置,迅速开展流调、排查、管控、转运、隔离等工作;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全面排查病例活动轨迹所涉风险点位和人员,第一时间落位并分类管控,压紧压实四方责任,防止风险外溢,坚决打赢校园疫情歼灭战。
当前,国内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北京市疫情防控面临的京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9月10日0—24时,有1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病例179例,有2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59例。贵州省贵阳市疫情仍处于发展期,全市当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15例。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0例,且涉及成都、宜宾、内江、阿坝等多地。新疆报告感染者数维持低位,总体风险下降,但重点区域社会面风险仍然没有消除。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加,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首都防控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为确保中秋、国庆前后首都防控形势稳定,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倡导就地过节,减少跨市活动。过节不忘防疫,外出不忘防护,市民群众要坚持不去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旅游或出差,履行好个人防疫责任。
为确保首都防控形势稳定,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京单位及进返京人员应切实履行防疫责任。职工假期返岗前48小时内应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或有疑似症状的暂缓返岗。进返京人员应做好旅途中个人防护,主动向社区、单位等相关部门报备,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开展3天2检。
近期连续发生的校园聚集性疫情,深刻揭示了大范围、大规模人群流动存在的疫情传播风险。首都疫情防控当务之急是打赢校园疫情歼灭战,同时还要强化节假日精准布防,提升输入风险的早发现能力。我们必须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进一步织密织严首都疫情防控网,进一步减少疫情输入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首都安全。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