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本市疫情出现波动,社区传播风险客观存在,相继发生的两起校园聚集性疫情更是牵动人心。严峻现实提醒我们,京外、境外输入是首都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返校返园、中秋国庆“两节”临近,跨市跨区人员流动性增加,是对首都疫情防控的一场大考。
公共假期等人员流动高峰,一般都是疫情防控压力最大、防疫形势最复杂的关键节点。中秋是团圆佳节,国庆是一年中难得的长假,大家返乡和出游热情高涨可以理解,但面对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现实形势,为确保“两节”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社会面防控适度从严从紧是必要的。北京是超大型城市,也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两节”期间叠加返京返校人流,不可避免给防疫战线带来持续压力。谨防假期成为疫情“放大器”,无疑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首要一条就是防松劲。抗疫两年多来,历经多次与疫情的交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疫机制,但疫情反复,也极大考验着大家的心态和状态。近期我市发生的多起疫情中,个别进返京人员抵京后不顾防疫倡导和要求,聚餐会友、逛街购物或参加聚集性活动,造成续发病例,大大增加了防疫难度。眼下“两节”将至,但疫情防控没有假期,防疫意识更不能进入“休假模式”。每一分大意,都是潜在的感染点。尤其是眼下流行的奥密克戎BA.5变异株,传染性、复制力极强,是对我们防疫能力的“极限考验”。各方都需要再把防控的弦紧一紧,加倍认真做好“规定动作”,不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
抓好关键节点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必须到位,就更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各方都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严格入境和进返京管理,推行好落地检工作,优化机场、车站等关口核酸采样点的设置、运行时间、人员配置等,方便流动人员抵达后第一时间开展检测。景区、商场等客流较多的场所,要不打折扣地落实扫码、测温等要求。要坚持干部在岗、群众过节,确保全市各级疫情防控体系始终保持高效运行。广大市民要积极响应就地过节号召,在京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要带头执行。确需出京的,要防范旅途疫情风险,坚持不去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抵京后7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开展三天两检,尽最大努力,避免出现疫情“破防点”。
首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凝聚了广大市民朋友的奉献与担当,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大家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健康喜乐过好“两节”,守住我们安全有序的大环境。
文/京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