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99例。在海南,8月7日起将启动全省全员核酸检测,多省市驰援海南;在浙江金华,疫情聚集性明显,病例高度集中在义乌市江东街道,发现的病例中70%左右有青口夜市暴露史。
海南:今日启动全省全员核酸检测 多省市驰援
8月7日0时至12时,海南全省共报告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182例,其中,确诊病例104例,无症状感染者78例。本轮疫情以来,海南累计报告1140例阳性感染者,其中827例确诊病例(三亚市689例、儋州市46例);无症状感染者313例(三亚市282例、陵水县15例)。
本轮海南疫情社区传播范围较广, 疫情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仍处上升期,并呈扩大趋势;新增感染者中管控人群比例逐渐提高。 感染者症状轻微,无重症、危重症病例。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海南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对接7个省市选派175名流调和卫生监督人员,15个省市(广东、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199万管/日核酸检测能力驰援海南省。从8月7日开始启动全省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加快流调溯源,及时划定和公布中高风险区。截至8月7日10时,公布高风险区223个、中风险区122个。
三亚已对坐地起价后再半价收费酒店进行调查 将顶格处理
对三亚滞留旅客的问题,发布会介绍,海南正全力做好三亚等涉疫市县滞留旅客安置安抚等工作,针对滞留在三亚酒店和机场的游客出台纾解措施。对已接待滞留游客入住的酒店,8月6日起7天内统一按原入住价格的五折续住(含三餐),续住费用由入住游客承担。如游客选择不再续住原入住酒店,由其从所在区域酒店(公布不同类型酒店)名单内自行选择,新入住的价格按携程官网公布的最低价格半价优惠。更换酒店的转运工作由交通部门负责调度保障。
此外,近日有游客反映有些酒店不按措施执行,先提价再打折,对此,相关部门已经派专人赶赴现场处置,如果多收游客的钱一定要退回。游客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反映。
海南省旅文厅介绍,他们及时掌握全省游客滞留情况,并做好安抚工作。每日掌握全省滞留游客人数,指导三亚、陵水等涉疫情市县旅文部门做好滞留游客住宿安置工作。绝对不允许驱赶客人,对已退房客人造成滞留的,为其重新办理入住,并要求各酒店及时向游客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全力做好接待服务保障。目前,全省各市县旅文部门已启动退订专班,启动退订专线电话,简化退订流程,提高退款效率,维护广大游客权益。
三亚市相关部门则表示,当地已对坐地起价后再半价收费酒店进行了调查,三亚将从快从重、顶格处理。
三亚:本轮疫情仍处于高位上升期
8月7日下午,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当前三亚市本轮疫情仍处于高位上升期,且该病毒变异株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更快,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希望广大市民游客严格遵守封闭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原则上居家不出门、不流动,主动配合做好核酸筛查和流调工作。
三亚提升了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的储备能力。三亚市现已储备43家隔离酒店,共约1.1万多间,目前剩余7800多间,下一步还将继续挖掘酒店、学校宿舍、体育馆等资源,细化储备到2.5万间。三亚方舱医院共有1828张床位,目前剩余1046张床位。第二方舱医院已完成选址,8月11日前建成交付后,可提供2000张床位。
此外,三亚细化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措施。三亚全市社区、村居小区企事业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出门不流动,不聚集,保民生保供应,保城市基本运行和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人员,凭有效证件出入。有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紧急需要就医的,按紧急处置机制落实,通过绿色通道及时救治。
海南儋州: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
8月5日8时至8月7日8时,儋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9例。8月1日0时至8月7日8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8月7日凌晨,儋州更新防疫政策,扩大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范围,自6时起,儋州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严格人员流动管理。儋州全体市民要严格遵守静态管理规定,所有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原则只保留1个出入口。静态管理区域内除核酸检测、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城市保供、垃圾处理、行政执法等工作人员外,全体市民非必要一律不外出、不开车、不聚集、不进入公共场所(公共区域)、不进入其他村(社区)和小区。有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紧急就医需求的,经村(社区)同意后,方可外出。除农贸市场、超市、药店、医院等生活必需场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继续营业,其他公共场所、门店暂停开放营业。全市监狱、看守所、养老院、福利院等实施封闭管理。
实施交通管控。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暂停营运,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和疫情防控相关的车辆凭证通行。严格落实个人责任。儋州全体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时间参加核酸检测。
浙江金华:目前已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48起
8月7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据发布会介绍,义乌“8·2”疫情于7月29日晚上由省外输入,8月2日下午接到外省密接协查通报后发现。经基因测序分析,引起本起疫情的病毒为奥密克戎新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该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高的有效再生数(Rt值),也就是说,一个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的人数更多。该起疫情传入义乌后,引起传播,并在一定范围内外溢。
按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统计,截至8月7日9时,金华市已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288例,其中确诊病例31例(义乌26例、东阳1例、兰溪2例、浦江1例、金东1例),无症状感染者257例(义乌237例、东阳14例、兰溪5例、浦江1例)。从时间分布看,8月2日报告阳性感染者4例,8月3日报告48例,8月4日报告56例,8月5日报告93例,8月6日报告71例,8月7日0时至9时报告16例。发现的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从感染者发现方式看,前两天发现的感染者以社会面筛查为主,近两天新增感染者基本上为隔离管控人员,疫情形势逐渐向好。
本起疫情有5个特点,疫情源头明确。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均表明,该疫情经有省外旅居史的首发病例输入,病毒基因序列与省外疫情高度同源;传播链条总体清晰。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现有感染者都集中在首发病例引发的传播链条上。
病毒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本起疫情是浙江省首起由BA.5.2变异株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也是浙江省自上海解封以来由外省输入引起的传播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平均每天可传播一代,短短6天之内就出现了五代病例,已波及金华市5个县(市、区)。
疫情聚集性明显。病例高度集中在义乌市江东街道,发现的病例中70%左右有青口夜市暴露史。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目前已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48起。
疫情波及范围广。本次疫情涉及点位非常多,且已外溢至多个县市,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病毒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潜伏期短;二是义乌流动人口多,流动性大,人员接触交流频繁;三是部分病例活动轨迹多而复杂,涉及夜市、菜市场、校外培训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
对于涉疫人员的转运问题,发布会介绍,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最快速度最小范围最小代价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指示要求,快速规范完成义乌“8·2”疫情重点人员转运隔离工作,在金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转运隔离专班,由金华市领导、义乌市领导担任总指挥统筹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快制胜、全程受控、数字赋能、强化协同、规范防疫、暖心服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转运隔离流程管理。
在浙江省交通厅、省内各地市、金华各县市区的鼎力支持下,8月3日以来,共调配大巴车1000余辆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厢式货车等运力2400余辆。抽调本地干部500余人,支援干部300余人参与转运工作。对密接、次密接,商博、平畴等重点区块以及青口夜市等重点风险人群,快速开展大规模转运隔离,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重庆:本次疫情均属同一传播链条 疫情病毒属于BA.5.1.3变异株
8月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10场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8月6日,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8月7日0时至8时,南岸区又在其8月6日报告的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2例。
截至目前,本次疫情共有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均在同一传播链条上。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在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集中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情况稳定。目前,对26名感染者,相关部门正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老龄、儿童患者,还增派老年医学科、儿科专家会诊治疗,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床旁护理,添置玩具、书本,配备营养膳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发布会介绍,近期,全球疫情处于高位,国内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重庆市现有感染者虽属同一传播链条,但新增的南岸区确诊病例系在扩面核酸检测中发现,其在8月3日后、隔离管控前活动轨迹涉及中心城区2个区,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传染2人,疫情扩散传播风险大。
为进一步防范隐匿传播,消除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和重庆高新区今天(8月7日)开始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希望市民朋友积极主动配合,有序参与全员核酸检测。
发布会介绍,重庆本次疫情的病毒属于BA.5.1.3变异株,其与既往毒株相比,传染性更强、更快、更隐蔽,且本次疫情涉及范围较大,病例活动轨迹复杂。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 李振华 刘雪云 时珍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王朝
校对/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