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预防儿童误服误吞
民航总医院 2022-06-24 09:30

众所周知,小朋友天性好奇,喜欢探索,热爱用口腔去感知世界。家长们在享受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今天我们将与您简单分享预防儿童误服误吞的一些办法。

常见误服、误吞的异物主要有:药物,约占2/3,感冒药、退热药等;化学物质,如洗衣液、颜料、酒精、84、汽油、洁厕灵等;常见异物,如硬币、电池、果核、纽扣、钉子、磁力珠等。

常见误服药物

1.美林或泰诺林这两种退热药,计量搞混、或小朋友误当成甜水,从而引发的误服。

注意:【美林】误服大于100mg/kg(例:5kg的小朋友,就是500mg药量),【泰诺林】大于150mg/kg都需要前往医院进行就诊,若误服量未知,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不适症状,也应立即就医。

温馨小贴士:布洛芬(美林)有两种规格:100ml,2g;15ml,0.6g;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有两种规格:100ml,3.2g;15ml,1.5g。购买时注意规格,正确使用,方便核对药量。

2.降压药、降糖药、神经系统药物,少量误服且无不适可严密观察。量多或出现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医。

温馨小贴士:如果误服过期药物(降压、降糖等),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过期药物药性不稳定,往往危害更甚。

误食常见化学物质

1.水银体温计(咬碎体温计)。汞是无机物,化学性质不活泼,与胃酸不反应,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完整皮肤不吸收,消化道吸收甚微。

温馨小贴士:检查有无皮肤、黏膜破损。喝水漱口;蛋清或牛奶可结合汞元素;导泻药促排;警惕汞蒸气中毒;警惕玻璃碎片误吞。

2.各类干燥剂。市面上干燥剂的种类繁多,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食品用三氧化二铁干燥剂等。生石灰干燥剂有腐蚀性,非常危险,误服会灼伤消化道黏膜,千万不要催吐和洗胃。蒙脱石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对身体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误服后也可饮水促排、暂时观察。

温馨小贴士:小朋友误食香水、洗衣液等口感不好的化学物品后,会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如少量误食,可大量饮水,促稀释排出,如大量误食,仍需及时就近就诊洗胃。

但如果误服强酸、强碱、洁厕灵、84消毒液、香蕉水、指甲油、杀虫剂、蜡笔颜料等,万万不可盲目饮水催吐,不但会加速腐蚀,往往呕吐过程中二次伤害的范围更广,还容易出现呛咳,甚至窒息。

催吐并不是清理胃内毒物的好办法,盲目催吐,消化道会遭受二次刺激损伤,可能导致化学物品误入肺,化学毒物在胃内高压下也更容易被吸收。最重要的是,不当催吐动作可能比误服本身危险更大。

常见误吞异物

常见误吞异物有锋利、较长的异物(如枣核、骨头、鱼刺);磁铁或超强吸水聚合物构成的异物(如水宝宝);纽扣电池、铅坠等长且钝超过5厘米的异物;学龄期儿童常有的塑料笔帽、硬币、橡皮、玻璃珠等。

出现气道损害,如气管受压,有呼吸困难的表现;有食管梗阻的证据(如宝宝不能吞咽口水);有提示炎症或肠梗阻的表现(发热、腹痛或呕吐);位于食管内的异物,不确定吞入时间或已吞入>24小时;不规则锋利物体、化合物。以上列举危险性较高的情况,都需要尽快取出异物。

温馨小贴士:不要尝试催吐,及时就医,锋利异物极有可能在呕吐过程中对食管粘膜等造成二次伤害。误吞异物可能随时卡在消化系统的某个部位,一定要多多留心孩子不适的表现。

总结

发生误服后的正确做法是 (无论药物还是化学品):

保持冷静,避免责备。

确定误服物、误服量、误服时间。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禁食禁水,避免自行催吐。

就医时带上剩余物品及其包装、说明书。

为防止孩子误服误吞,一定切记,居家不放危险物品,将家中危险物品妥善收纳,并教会孩子怎样辨别危险。

不把食物和不能食用的物品放在一个储藏空间。

不把不能食用的物品放在曾存放食物的容器中。

不将洗涤剂、杀虫剂、药品等改放在饮料瓶等容器中。

不能食用的物品收纳在孩子不容易接触的地方。

放置有毒物品以及药物的储藏空间务必加锁。

教导孩子正确认识药品,教会孩子辨别哪些物品不能吞食。

加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男童误吞纽扣电池医生紧急手术 仅2小时就把食道腐蚀出指甲盖大小黑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春节儿童避伤指南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02-08
男子误吞鱼刺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 华西医院专家取出鱼刺并在国际一流期刊撰文提醒
成都商报 2024-01-08
纽扣电池滞留1岁儿童食道2个月,首儿所化险为夷
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 2024-01-03
老年人常见误吸及跌倒的原因和预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