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游客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小江四季花海参观游玩(无人机照片)。东川曾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仅为13.3%,有灾害性泥石流沟100多条,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曾被誉为“天南铜都”,也是我国第一个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滞后而降级的城市……如今,这里成为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的缩影。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大地坡村的光伏电站一景(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东川区实现从满目疮痍到青山绿岭、从沙砾密布到瓜果飘香的巨变,森林覆盖率升至2021年的41.35%。让我们走进东川,一起去探寻这片山河的绿色蝶变。
上图为:2013年蒋家沟出口段附近发生泥石流后的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蒋家沟出口段附近生态修复治理后的景象(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长约138公里的小江是东川的“母亲河”、金沙江一级支流。流经东川境内仅90余公里,多达107条泥石流沟渠分布两岸。历史悠久的铜矿开采成就了东川,但长期伐薪炼铜也导致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泥石流犹如“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还造成山区土地荒漠化。
上图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小江尾矿库一景(资料照片);下图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小江四季花海一景(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面对泥石流之苦,东川人民并不屈服,从20世纪70年代起把工程治理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总结出稳、拦、排的泥石流治理“东川模式”。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附近运用“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种植的树林,远处是泰国正大集团蛋鸡全产业链扶贫项目(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在蒋家沟的河床上,一道5米多高的导流堤“箍”住了泥石流,其两侧形成了巨大反差,一侧是灰色,这是泥石流冲刷后留下的砂石;一侧是鲜亮的绿色,这是种满瓜果蔬菜的2600亩田地。“实践证明修建导流堤来治理泥石流是可行的,有效保护了下游村庄、企业、农田和公路。”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周永贵说。
5月31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大地坡村监委会主任刘金明在使用无人机查看山林状况。不仅是蒋家沟,在大桥河、大白泥沟,治理后的荒滩成为绿油油的良田,行道树、防护林郁郁葱葱。
东川红土地一景(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一项竣工于2021年11月的工程正探索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模式——柑橘树和泥石流防治相结合,曾经光秃秃的山坡已绿意盎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实现面山绿化、群众增收。”周永贵介绍,这项工程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超12.45平方公里,将实现年平均拦蓄泥沙1万吨以上,每年为群众增加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
6月2日,护林员崔双红(前)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林场巡山护林。干旱是小江河谷的典型特征。这里年均降水量700多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数倍,加之地质破碎,很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见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川每年投入造林资金1000万元,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目标向绿而行,2014年还把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干部离任绿色责任审计。
5月31日,游客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小江四季花海参观游玩。2021年,汤丹镇在500亩的尾矿库坝体上种植马鞭草、八宝景天、长春花等,打造了小江四季花海。 “自今年‘五一’营业以来,这里已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余万元。”汤丹镇党委书记马云彪说。矿渣上“开出”鲜艳的花、“结出”增收的果,是东川人不惧困难、心怀“诗与远方”的写照。
文字/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丁怡全 陈冬书
摄影/新华社记者 胡超
编辑/杨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