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5日是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近日,宁波市妇联出炉《宁波家长素养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显示,78.72%的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重要,69.52%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大众化迫在眉睫。
“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教育承担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做父母的教育孩子,从来不是有意愿就够了,还需要能力和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家长意识到,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2021年,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7.0%的受访家长感觉平时在家庭教育上的困惑比较多,23.7%的受访家长感觉非常多,合计80.7%。看来,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针对城乡区域、年龄和学历3个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家长比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程度更高;相比于年长的家长,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程度更高;高学历父母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表现得更为迫切。
按常理分析,城市家长和高学历父母应该更懂教育,何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程度反而更高呢?“反常”背后,其实折射了对教育复杂性的认知差异——正因为更懂教育,所以更知道不能随随便便教育孩子。
教育具有极强的公共性,但因为人人都可以谈教育,冲淡了其专业性,甚至让不少人产生了“不过如此”的错觉。随着教育进入“精细化”的时代,父母就会遭遇诸多“新问题”。
因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育儿知识培训,所以经常容易“犯错”,其家庭教育方法常常存在认知与行为偏差。比如,父母认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耐心、沟通、以身作则、榜样作用等,但现实生活中家长并不一定具有这些行动能力。尤其是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说轻了怕不管用,说重了怕伤自尊,尺度特别不好拿捏,让家长感觉如履薄冰。一句“想爱,但不知道怎么爱”,道尽了家长的无奈与辛酸。
因此,尽管家长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但对家庭教育的困惑反而更多了,时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科学育儿之道,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观认知转化为行动力,需要科学的实操指导。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家庭教育指导不能代替家长本身发挥的作用,其主要是基于共性层面的指导,能不能对症下药,还需要结合家庭具体情况、孩子的特点开展。与此同时,要防止某些“无知者无畏”的培训机构趁虚而入,既造成教育支出的新负担,更极易误导“病急乱投医”的家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一言以蔽之,充分发挥政府以及学校的指导作用,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的焦虑才能逐步化解。
文/胡欣红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