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6日国常会提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后,4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进一步明确部署,直接“点名”降准。
此次国常会决定,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本次国常会对金融工作的部署十分及时和必要,既能够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又有助于促进货币政策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稳定经济大盘。
“继去年7月份和12月份降准之后,如今再次推出降准工具,向市场释放出金融持续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的明确信号。本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不仅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而且有助于银行等机构拥有充足资金配置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配合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温彬表示。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降准有三方面作用:一是直接增加银行放贷能力,助力宽信用;二是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下调,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行;三是政策信号意义,即除了推出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再贷款等定向支持政策外,总量型货币政策也在加码。
就降准时间来看,温彬预计央行将尽快部署降准的实施安排,本月15日是一个可选窗口。一方面,可用释放的一部分资金置换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另一方面,在本月实施降准,也处于美联储再次加息和缩表之前的窗口期。如果降准在本周落地,本月降息的概率会相应降低,但银行会持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本月也可能通过压降点差的方式降低LPR报价。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降准最快在4月15日落地。形式上,“全面降准”概率大,甚至不排除“全面+定向”降准同时落地或降准降息“双降”的可能性,对于降息而言,国内降息空间仍然较足。
“部署降准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被排除。考虑到当前房地产下行以及疫情多点散发态势,降息能够稳定楼市预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王青表示,预计本月15日或本月政治局会议后,降息可能落地。
文/证券日报记者 刘琪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