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过北约峰会要求盟友对俄进行“全面遏制”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最近接连召开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种种针对俄罗斯的措施接连出炉。本来北约都接近“下岗失业”的边缘,俄乌冲突爆发让北约坐上新风口,获得“大发展”的新机遇。
众所周知,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北约失去了“华约”这个老对手,照理说其存在的理由已不充足。然而,北约一点点突破其法理上的“边界”,一次次以“战略转型”的名义寻找新的敌人。换句话说,北约及其麾下的千军万马一直在“找活干”,为这个冷战遗物寻找存在的理由。
2001年,北约支持盟主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首次突破了“欧洲和北美”这一传统防区。这次军事行动,因为美国刚刚遭到“9·11”恐怖袭击,拥有反恐的道德制高点,因而北约成员国都大力支持。从2001到2021年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北约在阿富汗磨磨蹭蹭盘桓了20年。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后正担心下一趟“业务”着落,俄乌冲突从天而降,难怪有些人要“开香槟”了。
冷战结束后,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北约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没有敌人也要制造假想敌,以证明自身存在的必要。作为前苏联地缘政治角色继承者的俄罗斯,自然成为不二人选。
新世纪以来,北约咚咚不断的东扩脚步声让莫斯科心烦意乱。2004年,七个原华约国家加入北约,完成了北约对俄罗斯的钳形战略包围。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也先后加入。东扩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格局——北约战机从波罗的海三国起飞,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进入俄罗斯领空。近年来,与俄罗斯有着密切历史与文化联系的乌克兰吵嚷着要加入北约,俄罗斯能不急吗?
冷战结束之时,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老布什曾有“君子协议”——苏联同意德国统一,但北约的边境到德国东部边境为止。但后来美国耍了俄罗斯,继续让北约东扩。美国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扩大北约的不明智决定为今天的俄乌冲突火上浇油。
西方屡屡以“民主”“人权”问题“教训”俄罗斯,支持在前苏联地区发动“颜色革命”,把手伸向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前苏联地区国家。从2004年的“橙色革命”到2014年的“第二次橙色革命”,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而在俄罗斯看来,这是属于自己的“后院”,是西方不能动的“奶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撰文指出,美国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从来不只是一个“外国”,俄乌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乌克兰不应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不断“拱火”,大肆制造紧张氛围。去年12月,俄罗斯就安全保障问题要求美国和北约做出书面保证,美国根本不做实质性答复,而是反复渲染战争威胁,并主导北约增兵东欧。有人说,美国的做法犹如斗牛士斗牛,想方设法挑逗,刺激公牛出击犯错。
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开香槟庆祝”的内部消息都传出来了。原因至少有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极大地消耗、削弱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反复澄清不会出兵乌克兰,不与俄罗斯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毕竟俄罗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核大国。但同时,美国极力鼓动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似乎唯恐俄乌双方谈判成功,不再打仗。美西方动用一切资源对俄进行外交绞杀战、经贸绞杀战,全方位制裁、围堵俄罗斯,扼杀其经济发展活力,企图让俄罗斯变成第二伊朗或朝鲜。
其二,欧洲从此再无亲俄派,美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跨大西洋“面和心不和”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尽管美俄之间斗法不断,以法、德、意等为代表的西欧许多国家与俄罗斯还是眉来眼去,起码在能源和经贸领域合作紧密,普京总统本人与西欧一些国家领导人私交甚密,务实亲俄派是欧洲一些国家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连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尽管欧洲也加入了对俄有限制裁,但不少欧洲政客公开认同克里米亚入俄。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公开的亲俄派几乎销声匿迹,选票政治决定着很少有政客敢再公开挺俄。
其三,北约有了发展壮大的“理由”。冷战结束后,欧洲不再认为安全问题凸显,不再让美国充当自己的军事保护人。近年来,美国一直指责北约的欧洲伙伴不提高军费,德国是突出代表。俄乌冲突对欧洲国家造成极大刺激,德国率先宣布提高军费开支,重整军备,瑞典、芬兰等中立国都传出要加入北约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北约再也不用担心下岗失业了。
历史的发展演进并非一帆风顺,有时是迂回、曲折的。北约作为一个本来要被时代淘汰的产物,突然间重新找回了存在的空间,颇为荒诞。而且,被“追加了风投”的北约最近还有些“膨胀”,已经开始把手伸向遥远的亚太地区。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供图/新华社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