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今天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进行,中国选手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分别将金、银、铜牌收入囊中。纪立家的这枚金牌是中国代表团开赛后的第7金,截至记者发稿,中国队以7金8银10铜25枚奖牌暂列奖牌榜、金牌榜首位。
自3月5日刘子旭夺得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冠军,拿下中国队在残奥雪上项目中的首枚金牌,中国残奥代表团就开启了无缝衔接的“夺牌”模式。这和中国代表团此前5届冬残奥会仅收获1枚金牌形成强烈反差。
突破背后,是参与人数的明显变化。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赛,运动员仅有4名,而本届冬残奥会上,共有96名中国残奥运动员拿到“入场券”,参与项目覆盖全部6个大项。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次。
而在训练效率提升、运动成绩提高的背后,离不开我国残疾人冬季体育科研领域的探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冬残奥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的残障人士参加到冰雪运动中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特别设立了“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关键技术”项目,为我国参加冬残奥的运动员助力。
从2018年10月起,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主任季林红带领国内十几个科研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从选材、训练、提高运动表现、辅助技术与器械等全方位承担了该项攻关任务。
有温度的科研
我国冬残奥雪上项目起步较晚,根基比较薄弱,在本届冬残奥会前,郑鹏在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的第四名,就是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最好成绩。当时,他就定下了要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实现突破的目标,“拼一枚奖牌”。
在本届赛会上,郑鹏、毛忠武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分别为中国队夺得冠亚军,老将直接圆了金牌梦,“感谢我自己没有放弃。”赛后,郑鹏坦言,一年多前,自己的训练遇到瓶颈,一度萌生退意,但队友的鼓励和倾尽心力提供保障的团队让他无法放弃,最终,当年在汽配厂实习期间因为同事操作不慎造成截瘫的福建小伙,成为冬残奥会冠军。
郑鹏提及的“团队保障”包括他身下的滑雪架,“器材跟我们的身体融为一体,舒适度极为重要。”他透露,每名运动员的器材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和要求定制的,“无论高、矮、胖、瘦,固定的角度、宽度等,只要我们有需求,都会重新调试。”
“毛忠武的滑雪架就换过十几个,杨洪琼等选手的器材都还在根据她们的需求迭代中。”季林红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由于存在姿态、发力方式等差异,无论是残奥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队员使用的滑雪架,还是残奥高山滑雪队员使用的座舱,都必须“因人而异”,因为大到整体的材料、结构,小到一处关节假肢接口的舒适度,每个细节都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
调研中,团队还发现一个细节,“在冬季户外竞技中,有些截肢运动员对冷的感觉非常弱,等他发现冷的时候,可能已经冻伤了。”季林红表示,因此,团队便针对性地研发了保暖护具,为运动员维持身体感觉,保持舒适恒定的温度。
在季林红看来,大量细节的捕捉得益于“科研训练一体化”,他透露,从项目开始之初,课题组就选派科研人员进队跟踪测试,在健全人运动员身上使用的数字化监控平台更广泛地使用在冬残奥选手的备战中,“通过平台可以每天获得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参数,包括他每天的训练负荷,甚至疲劳状况等,根据参数变化再来调整训练方案。”他表示,“一人一案”在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跟队过程中,团队还发现,运动员常常反映腰酸背痛,但检查后并无明显的肌肉损伤情况。“我们发现很多运动员做一些标准动作时姿态不稳,尤其有肢体残疾的,特别是单侧截肢的运动员习惯于单侧发力,很容易出现核心肌肉力量不对称。”一旦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纠正,会导致二次损伤。在深入感受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后,团队找到了提升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键点,专门研发了动态训练设备,使他们肌力不对称等情况得到了缓解,“残疾人运动员都有很强的意志力,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能少了残疾人
季林红参与残疾人假肢设计和康复辅具等领域的研发工作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曾跟随老师见证过一位三铁运动员(铁饼、标枪、铅球——记者注)因为假肢接受腔不适配,残肢被磨得鲜血淋漓,“但他还在坚持比赛。”这一幕让他印象深刻,也坚定了他继续在相关领域探索的信心,“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研发假肢,希望自己的运动员能穿戴自己的器械去挑战和突破。”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孙长亭正是穿着季林红所在研究室研发的运动假肢夺金。
“这么多年过去,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身体障碍、追逐梦想的愿望始终没变。”季林红表示,为了帮运动员圆梦,科技助残在竞技赛场的成果不断更新迭代,尤其在夏季残奥会中,运动员的突破与奖牌里已经能经常看见前沿科技的影子,“竞技场是最好的展现平台,我们可以借此形成为残疾人服务的认知和设计理念,用科技更好地实现功能的代偿,帮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北京冬残奥会的召开,在季林红看来是个契机,“现在借助冬残奥会,希望更多人也能看到残疾人在冬季项目的可能性,当更多残疾人走上冰场或雪场,社会肯定会响应,到时候相应的辅助器械也会出现。”他表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也应当包括残疾人。”
“不可思议。”戴上仿生手臂的一刻,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4块金牌并4次打破纪录的游泳冠军郑涛盯着深灰色金属质感的手臂感叹道。在智能仿生手的帮助下,小时候因为调皮遭电击失去了双臂的他,久违地“握住”了别人的手、“握住”了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3月2日,北京冬残奥会城市火种接力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郑涛戴着仿生手臂完成了第16棒火炬传递。
这次体验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现在的仿生手是通过采集、处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肌电神经电信号来实现运动控制,这种感觉已经很奇妙了,但我相信未来科技能更进步,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入社会、走进体育,甚至像我们一样走上赛场。”
文/梁璇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