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崛起:水泥窑处置危废带动行业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2-23 12:03

近年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需求急剧上升,国家相继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医疗废物处置行业规范化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就《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由于现行技术规范已实施15年,与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衔接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日益显现,医疗废物管理处置领域的诸多标准和规范都在修订并将陆续颁布实施。

随着医疗废弃处置日益得到重视,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持续向好。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1.3亿元增长至2021的75.5亿元。目前,我国危废处置的主流方式为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包括焚烧、填埋等等,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离子体处置等则为新兴的危废处置方式。

有环保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各地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迎来考验。水泥窑协同处置因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安全性高等特点,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政府重点鼓励支持项目。在循环经济和“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或将成为具有大型新型干法窑水泥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水泥企业的介入逐年挤压传统焚烧市场 视觉中国

水泥企业的新机遇

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相关数据可得知,全国各省(市)除北京、上海以外,基本都存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2016年医疗废物处置量在实际危险废物和利用处置量中的比例为5.17%,这一数字到2018年下降为3.7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上海、江西、广西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医疗废弃物妥善处置,特别强调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协同“作战”。而水泥企业因具备高温处理能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参与到医废处理中来。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技术,是水泥工业根据自身的工艺特点衍生出的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即利用水泥企业的水泥回转窑,将满足或经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危废,在进行熟料或水泥生产的同时投入以实现危废的无害化处置。

水泥窑内温度高达1600℃,热容量和热惯性大,废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长达5-15秒,有害成分均能被彻底分解,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因此,过去三十多年来,水泥窑一直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扮演“废弃物终结者”和“城市净化器”的角色。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也曾要求水泥企业加大医疗垃圾协同处理力度,保障好重点地区对医疗垃圾处置的需求。

一位大型水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水泥窑协同处理危废过程相当复杂,包括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分拣、烘干等预处理环节,最终进行焚烧。不仅要引进处置技术,还要有相关的资质。

2020年疫情关键时期,国内一些具有资质和技术的水泥企业纷纷加入医疗废弃物处置。以华新水泥为例,华新水泥武穴公司在高峰期每天接收处置武穴以及周边县市的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超过1500吨。与此同时,华新水泥也参与处置了备受关注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医疗废弃物。

水泥企业的介入逐年挤压传统焚烧市场。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危废焚烧类处置量从2016年的153万吨上升到2019年的426万吨,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量也由43万吨上升到179万吨,占比从28.1%提高到42%。

行业竞争格局改变

疫情下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置需求激增,行业景气度拐点向上。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达到107.37亿元。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能力达600万吨/年。按此推算,截至2020年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处置能力排名前四的集团为海螺创业、金圆环保、红狮控股和金隅集团,合计危废处置能力约占总产能的70%。

东吴证券分析师袁理表示,由于可改造的水泥窑协同危废项目有限,因此拥有丰厚水泥窑资源、充足项目储备且执行效率高的企业将获得绝对优势,龙头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以海螺水泥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海螺水泥拥有145条水泥生产线。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利用其中22条生产线进行投运以及在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产能规模达277万吨/年。袁理表示,随着监管趋严趋势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危废处置需求有望呈上行趋势,将利好海螺水泥生产线布局集中的区域。

行业加速成长的同时,医废处理高度分散化的竞争格局则将随之迎来改变。目前医废运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润邦股份、启迪环境、东江环保和高能环境。我国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有68家,覆盖25个省市,在双碳背景下,水泥窑协同处置成为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利润点。

去年12月,工信部印发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多项水泥标准列入计划表,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规范、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水泥窑用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制备技术规范等。

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相关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163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按照现有平均处置能力6.7万吨/年,若可改造占比为15%,总产能预计为1647万吨/年;若可改造占比为20%,总产能预计为2196万吨/年,目前行业产能仍处于高速扩张的地段,仍有大量市场有待开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兴业银行首笔“危废处置量”挂钩贷款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上海启动“无废医院”建设 指标含七大类二十八项
新华社 2024-02-26
云南“用心良苦”推动“无废城市” 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新闻网 2024-01-18
甘肃以“治”管“废”: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绿”
中国新闻网 2023-09-27
昌平93家碳排放企业践行“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3-07-14
行业低碳发展趋势不改 水泥龙头探寻新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3-07-08
强化无废城市源头治理
经济日报 2023-04-04
核酸检测常态化考验我国医废处置能力
法治日报 2022-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