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台滑雪运动员加速到约100公里/小时后,从最高140米的跳台上一跃而出,身体与雪板呈锐角,两臂自然打开,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由于速度快、高度高,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姿态像在翱翔。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运动项目的一个缩影,速度快、观赏性佳。当运动员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观众惊异于比赛的刺激与优美时,有一群人一直心系运动员们的安全与健康,他们是冬奥会医疗保障队。
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跳台滑雪的比赛场地主要位于北京冬奥会的分赛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赛区共将产生本届冬奥会109枚金牌中的51枚,是三个赛区中金牌数最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任务也是最重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以下简称“崇礼院区”)是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定点保障医院,也是第一转诊医院。院长敖英芳第一次见到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140多米高的跳台时,心里还是惊了一下。一层居民楼高约3米,140米大约是27层楼高。干了一辈子运动医学的敖英芳意识到,运动员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脚上还有两块长275厘米、宽11-13厘米的雪板,一旦受伤可能会非常严重。
曾经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医疗专家组副组长的敖英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相对于夏季举办的奥运会,冬奥会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员损伤的部位也分布广泛。
敖英芳在作为通讯作者的《冬季奥运会与主要冬季项目运动损伤》论文中指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2567名运动员共发生287次损伤,总体损伤发生率为11.2%运动员,接下来的索契冬奥会和平昌冬奥会的总体损伤发生率为14%运动员和12.6%运动员。
这三届冬奥会赛期运动损伤的统计结果显示,运动员受伤部位几乎涵盖了人体所有主要部位,包括头、颈、背、胸、腰、腹、肩、上臂、肘、前臂、腕、手、髋(腹股沟)、大腿、膝、小腿、跟腱、踝、足等。此外,由于大部分比赛速度快,冬奥会运动损伤的程度也比较重。张家口赛区承接的冬奥会项目全部是雪上项目,比赛速度总体比冰上项目更快,伴随的损伤发生风险也更大。
以跳台滑雪为例,这项运动的损伤率虽然不高,但是发生的损伤一般都很严重,据论文《第21-23届冬季奥运会赛期运动损伤发生特点》,在所有冬奥会运动项目中,缺席伤占本项目运动员所有损伤的比例最高的项目就是跳台滑雪(缺席伤是指严重到影响训练比赛的伤——记者注)。
除了救治受伤运动员,崇礼院区还承担了赛事相关保障人员、政府官员、媒体记者等闭环内约3万人的医疗服务职责。与此同时,张家口市崇礼区居民的日常医疗服务也不能停下来。
20分钟内可以抵达的救治医院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位于崇礼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崇礼院区是距离张家口赛区最近的医院。赛事期间,如果有运动员受伤,可以实现20分钟陆地转运、5分钟航空转运至崇礼院区。
急诊科是崇礼院区冬奥会医疗保障的第一道防线,所有伤员一般要先在急诊科进行初步救治,再进一步分诊。崇礼院区急诊科主任申建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一旦有运动员受伤,赛场的指挥中心会先给急诊科和院区指挥中心打电话,简单介绍伤者的情况、预计到达时间,让院区提前做好准备。
为保障冬奥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几乎会渗透到每个细节。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崇礼院区急诊科尽量不同时接诊两名以上运动员。这就对急诊科接诊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急诊科摸索出以小组为单位的接诊模式,每组3-4名医护人员。备战冬奥会期间,每个小组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接诊流程,把伤者来了以后的测核酸、量体温、统计流调信息、询问病史、开检查单子、紧急救护等可以预见的工作都提前做好分工。
申建宇说,医护人员之间的分工配合,已经磨合了一年多,2021年11月-12月举办的3场测试赛中,他们也经受住了考验。
完善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在被问及是否因此觉得压力大时,申建宇坦言,疫情确实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模式,主要的工作压力来自于此。但是因为能参与冬奥的保障工作,感觉特别兴奋,疫情反而没有影响这份喜悦,“这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那年我保障过冬奥’,这事什么时候说出去都特别荣幸!”
除了备战冬奥会的荣誉感,申建宇这份认真负责的动力还来自在北医三院总院长达一年的进修。他告诉记者,以前做工作,相对比较被动,觉得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就行。在进修培训期间,申建宇见识到了不一样的工作风貌,“大家觉得好多事就应该由我来做,这是我分内的事”,总院医护人员做事的严谨和规范化,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进修培训一年结束,申建宇将自己掌握的北医三院的学科建设理念、人员培养模式带回了崇礼院区。
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是一项庞杂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完成最终要落在每一个细节上,穿脱防护服就是这样的一个细节。
备战冬奥会初期,崇礼院区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不熟练,会遇到手套摘不下来、鞋套脱不下来,或者脱外层隔离衣时污染到了刷手衣等情况。后来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摸索技巧,大家已经可以在两分钟内把防护服脱下来,并且不会发生暴露和污染。熟练掌握之后,申建宇还是会每天带着科室医护人员走一遍“三区两通道”,最终达到“大家闭上眼,晚上做梦也知道防护服怎么穿脱”的效果。
崇礼院区医护人员有效安全的防护工作为冬奥医疗保障和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坚实的防线。
六十三年积淀,三年备战
申建宇所在的崇礼院区原来叫崇礼区人民医院,3年前还是一家二级医院,专业救治能力特别是针对冬奥比赛伤者的运动医学救治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崇礼区人民医院的升级改造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说起我国运动医学的发展,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无法被绕过的。1959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成立于北医三院,是我国第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与为运动员服务为一体的运动医学研究所,1999年成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63年来,它可以说是中国运动医学学科发展的“摇篮”和“黄埔军校”。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北医三院先后建立延庆分院、崇礼院区,并成为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覆盖北京、张家口、延庆赛区。
2018年12月7日,崇礼院区正式挂牌成立,时任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的敖英芳担任院长。2019年年初,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曾跟随敖英芳一起去崇礼采访,当时北京到崇礼的高铁还没有开通,开车单程需要近4个小时,北京冬奥会期间接诊闭环内伤员的创伤中心楼刚开始挖地基。
3年前,63岁的敖英芳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自己当初接到这个任务时,也有一些迷茫,但是后来他想明白了,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作为全国运动医学的学科带头单位,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了医院和学科的发展,不负重托、完成使命。
如今,创伤中心楼如期竣工,北京到崇礼的高铁也已开通,两地路程缩短到1个小时。在创伤中心楼里还新建了复合手术室,直升机转运过来的危重伤患可以通过电梯直达该手术室,手术室里就可以进行CT检查。除了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崇礼院区整体医疗救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医护人员救治水平的提高。
申建宇在北医三院总院进修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肺栓塞、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多种急症常见病抢救诊治及流程,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这3年间,共有45名原崇礼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像申建宇一样在北医三院总院进行了系统学习。
与此同时,北医三院总院派驻崇礼院区的常驻人员有38人,2019年以来,陆续开设运动医学、骨外科、心内科特需门诊,并开展了200多台手术。专家们的出诊、手术过程,也是对当地医护人员的再教学过程。
经过3年备战和多场测试赛演练,崇礼院区已经建立起了院前、院内预警联动系统和智能信息化平台,构建了赛场—医疗站—救护车、直升机—定点医院一体化、闭环式、全流程协调统一的冬奥医疗救治体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北京冬奥会期间,派驻到闭环内的医疗保障团队涵盖运动医学科、心内科、急诊科、胸外科、眼科、放射科、消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核心科室。崇礼院区派驻100余人,北医三院总院派驻24名专家,此外还有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2名专家、河北省血液中心等4家单位的4名血库专家、第三方医疗设备保障团队40余人。
从普通的二级医院变成一个可以保障国际性赛事的国家级医院,敖英芳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3年后,记者再次见到敖英芳时,他的白头发明显多了很多,但是走路的速度依旧快到年轻人都追不上。
1000多个日夜,敖英芳感慨说,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不理解、不支持,“我们从接到国家任务那一刻开始,就是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好在我们挺过来了。”
在当地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备战冬奥会的后期,敖英芳一周有三四天都在崇礼,此外,还有北京的工作要处理,行程一直排满。在问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后,能否有个短暂的休整,敖英芳说,冬残奥会结束后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抓紧推进。
2019年10月,崇礼院区成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指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减少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的关键措施。敖英芳告诉记者,崇礼院区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中,一期工程是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医疗保障的创伤中心楼,已经如期竣工;由于备战冬奥,二期工程暂时停建了,冬奥结束后,“正值春天,是复工复产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抢抓这个时机,争取今年年底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二期工程封顶竣工,2023年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将利用北医三院的品牌、技术、人才优势,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功能定位,以运动医学为特色,全面提升崇礼院区医疗、教学、科研等能力和水平。敖英芳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在打通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水平提高了,有能力帮老百姓看好病,让老百姓不至于有病必须往北京跑。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能把大城市的医生都调过去,得通过各种形式,把地方的人才培养起来。我觉得在当地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比什么都强。”敖英芳说。
1992年出生的侯越洋,是崇礼院区筹建期间招聘进来的年轻医生。2019年11月入职后,次年5月,他就进入北医三院总院的运动医学科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培训。侯越洋记得,当时经常天不亮就出发上班,天黑了才下班,有时候在手术室里一站就是一天,小腿肿胀到裤腿都套不进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年,侯越洋的临床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北医三院总院进修培训回来后,侯越洋继续在崇礼院区的运动医学科工作。作为本地人,侯越洋告诉记者,不管是身边的家人、朋友,还是在工作中遇到的患者,都会和他说,崇礼院区让他们看病方便了很多,以前去北京找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的专家看病,不仅号不好挂,手术可能也得排好几个月,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手术基本等两三天就可以排上。
崇礼院区还吸引了众多外省市的患者,由于疫情影响,2021年1-10月,虽然就诊人次较2020年同期减少很多,但是外省市患者占比仍达46.9%,患者来自山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25个省区。
1月12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发布,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开始成为老百姓休闲运动的新选择。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崇礼的雪场将迎来更多冰雪运动爱好者。依托崇礼院区建立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接诊好冰雪运动中受伤的患者,还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看病需求。
敖英芳心里关于崇礼院区的未来有着更大的蓝图,他希望通过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产业的融合,以崇礼院区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可以把崇礼打造成“东方达沃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冰雪风情。
文/刘昶荣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