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院一百年。自成立以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始终坚持小规模招生,实行高进、优教、严出的培养原则,为国家培养了百余位医学大师和不计其数的学科领军人物。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应对未来医学挑战?北京协和医学院创新培养方式,努力探索一条为国家培养复合多学科型医学人才的道路。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的2021届共有30名新生,他们的本科教育分别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双一流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上排名前50的学校。但是他们的本科专业并非医科,而是来自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等12个专业。
“4+4”医学教育模式,是协和医学院为应对世界医学交叉学科发展探索的人才培养道路。和传统8年的本硕博连读模式不同,“4+4”医学教育模式在研究生阶段录取学生,他们都是从全球顶尖学校招收的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协和医学院进行4年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
钟睿琦就是在北京大学完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录取,这让她有机会去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2021级学生 钟睿琪:我爸爸就是医生,医生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但我也看到了他们在治愈病人的时候,那种由衷的快乐和欣喜,所以我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酷的职业。
同样是2021级新生的周春声,被协和医学院录取时已不是本科生,他已经获得了匹兹堡大学免疫学的博士学位。他选择回国,来到协和医学院再用4年时间,完成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作出这样的抉择,源于在美国科研过程中,对职业规划的深刻思考。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2021级学生 周春声:发现做研究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是问好问题,因为只有把问题问好之后,我们才能够用自己的研究来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要问这个好问题就必须要从病人那里来,那我就需要自己能够去见到病人。通过在协和“4+4”(医学教育模式)的学习,去学习如何看病,知道我们在临床病人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再通过我从海外学习到的那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我们临床中棘手的问题,能够去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如何使这些优秀学子能够在4年时间里,完成协和医学院8年制等量的知识点,协和医学院在对欧美相似课程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和调整。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 马超:这样就对我们的(临床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其实我们的(试点班)学生第二年进病房的时候他就学了一年,很多知识不扎实的,我们就组织了一支专门的临床老师团队带着他们进病房。采用模块式的教育,在每一个模块都由我们基础学院的老师,解剖、组培、病理、生理的老师,特别是协和医院的医生一起来给他们讲课。
截至目前,试点班已经招生三届共81人。学生们说,完成协和医学院严苛的培养虽然难度不小,但是到了本科毕业后还能够有机会去选择临床医学,去实现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因此格外珍惜。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2021级学生 钟睿琪:大学可能一个学期学四五本书一门课的话,那在这边,可能一个月我们就要过掉好几本书的,我觉得知识真的是很多。
北京协和医学院全科医学系副主任 黄晓明:八年制有很多你从高中来的,他学着学着会突然觉得我不适合当医生,我可能适合干别的,所以有很多孩子是处于一个比较迷茫,我又想退又退不掉的过程,但是“4+4”(医学教育模式)的孩子就绝对没有这样的,他是非常坚决我就是想学医,我就是想当医生,所以这也是这些孩子特别努力的(原因)。
面对世界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势,协和医学院选择做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拥有多种学科背景、有志从医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开展创新性医学研究,为世界医学界培养优秀人才,也为未来我国向更先进的医学与卫生模式的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王辰: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就是将医学院可以定位在研究生教育上。我们(录)取的是本科教育阶段接受了各种不同的多学科训练的青年学子,让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开始学医。经过本科的学习,从年龄上到心智上到思维方法上都更加成熟的孩子,这些人自发选择学医的时候,这批就是所谓爱医者选择学医从医传医,那会不一样的。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