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20时,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京正式开幕。为了确保创新交通解决方案的快速开发和落地,以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并率先采取行动为所有人提供可及、可负担的交通,政府领导人、行业专家和社会组织齐聚一堂,共商通向可持续交通的未来之路。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以防止更严峻的气候变化影响。但与此同时,世界仍在艰难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影响,疫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逆转了多年来取得的发展进步,令约1.2亿人再次陷入贫困。10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大会将力争提供具体解决方案,探讨如何规划设计交通系统,以所需的规模和速度达成安全、可及、绿色、有韧性的可持续交通。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可持续交通能刺激经济增长并保护环境,例如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从2015年的130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510万辆,但可持续交通在全球的推进仍然缓慢且不均衡。
世界银行数据表明,考虑到车辆、燃料、运营费用、因拥堵造成的损失等全部运输成本,到2050年,全球向可持续交通的过渡可以节省70万亿美元。同时,提升道路可及性可以帮助非洲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在2030年前创造一个价值1万亿美元的区域粮食市场。
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兼大会秘书长刘振民说,“努力加快交通部门的可持续转型,对于减少造成气候影响的排放和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计至关重要。在北京举行的可持续交通大会将加强我们对交通的关注。全球在交通领域的共同努力可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目前,国家、企业和社区正在利用技术和创新的力量改善其交通系统,使其更加可持续。从德国的全电动空中出租车的出现,到中国的电动公交网络,再到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售快速增长,一场交通领域的革命已经开始。
然而,部分地区向可持续交通过渡的实践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和弱势地区在发展中掉队。为确保可持续交通惠及每个人,技术和创新的投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利的政策环境、促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安全性的措施以及合适的城市规划也将是为全球可持续交通铺平发展道路的关键。
据介绍,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在内的所有运输方式都是本次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讨论的话题。本次会议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日程包括全体会议、部长论坛、企业家论坛和科学工程技术论坛。六个专题会议聚焦可持续交通如何助力经济复苏、创造生计和减缓气候变化等主题。
绿色优先 “北京方案”亮相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
在国家会议中心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北京展区,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北京市交通委详细介绍了侧重于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北京方案”,同时展示了近几年来智慧交通在公交、地铁、停车、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在展区,有两块大屏幕格外吸睛,一块是北京“城市大脑”,来自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交通方式的数据,形成了大数据“云平台”。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海量数据,升级后的“城市大脑”可实现突发事件的自助预测和预警。“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平台数据预测交通枢纽和场站的大客流情况,再针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给予交通解决方案,如在节假期期间,公交车会加车,地铁会延时运营,方便市民出行。”上述工作人员介绍。
另一款屏幕展示了北京市智慧交通方面的新成果,即MaaS平台在交通领域减碳方面所做的贡献。所谓MaaS平台,是北京市交通委和地图软件商进行合作,整合了公交、地铁、市郊铁路、步行、骑行等全品类交通出行服务。通过选择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市民可以累积一定的碳减排量,并获得一卡通电子券等奖励。“5.5kg,6.4kg……”在现场的大屏幕上,观众可直观地看到在北京不同点位,加入MaaS平台的用户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实时获得的减碳量。
在大屏幕后方,一辆可自动计费的电动车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注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辆看似普通的电动车搭载了智能摄像头,主要应用在北京路侧电子收费计费上。通过智能摄像头,收费员只需要骑行经过路侧车位,系统就会自动记录车位和车辆信息并进行计费。随后,信息会同步到北京交通APP上,用户可直接在线上缴停车费。
北京市交通委科技处处长葛昱介绍,北京市政府作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的承办方,主要展示北京交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落地。展区从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智慧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展示北京交通的发展理念和现状。
如在慢行交通区域,一组数据显示了北京市在慢行交通(即自行车和步行)领域的成就。在人口规模相当的国际城市中,北京市慢行交通设施里程排名前列,自行车道里程总规模第一,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3619万人次,万人自行车道里程3.17千米,居于世界前列。
如在智慧交通区域,自动驾驶技术在京推广和应用是一大亮点。截至目前,北京成为开放测试道路最长城市,共228条1127.88公里道路,面向具有资质的企业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