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暗访现场曝光后 公安厅凌晨派出工作组 多名警察已被停职
北京头条政知道 2021-09-11 19:12

这几天,内蒙古交警备受外界关注。

9月8日,央视《东方时空》播出了《国务院大督查在行动 罚款次数成任务 交通执法岂能随意任性》的节目,节目曝光的地点是内蒙古。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暗访时发现,部分交警为完成罚款任务,对过往货车司机随意罚款。

国务院督查组赴内蒙古,王莉霞表态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到内蒙古是在9月1日,督查的时间是10天,率队的组长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

9月1日,督查组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曾举行工作衔接会。

在现场,刘焕鑫说,督查组将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建议。

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王莉霞(9月9日已当选自治区主席)表态发言。

王莉霞表态说,对督查组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批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切实做到问题不见底不放过、解决不彻底不松手、整改不到底不罢休,努力把整改成果体现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上。

紧接着,督查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督查组发现,当地不动产登记效率低、耗时长,还存在想要尽快拿证,群众必须得找“中介”“黄牛”另外给钱的情况。

被曝光之后,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集宁区分局党组成员、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周雅卿等被查。

“这都习惯了嘛”

也是在暗访过程中,国务院督查组发现,内蒙古部分交警在道路上设置临时检查点,对途经的货车逐一拦停,并以“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理由实施处罚。

但是,现场的司机都系着安全带,或者并没有相关违法行为。

“拦下来啥也没说就说出示驾驶证行驶证,我把行驶证驾驶证递给人家,人家给打出一个罚款单,这都习惯了嘛”。一位司机在现场这么说。

督查组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部门对各盟市公安局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排名和通报,对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次数做出最低数量要求。

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交管部门为完成罚款次数的任务,以“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未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等不扣分、只罚款的事由,对过往货车司机采取“一刀切”式罚款。

公安厅凌晨派出工作组,多人被停职

政知君了解到,9月8日被央视曝光之后,9月9日凌晨,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派出3个工作组赴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

调查发现,一些地区交警过度执法、随意执法、逐利执法、“降格处罚”等不规范现象突出。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称,部分交警歪曲“减量控大”专项整治行动目的,严重损害了全区公安交管队伍形象,也暴露出队伍管理制度不落实、监管缺位等问题。

紧接着多人被停职:

锡林郭勒盟公安局:要求涉事地区公安局对分管交通管理的副局长、交警大队长、相关派出所所长和民警辅警停止执行职务。

乌兰察布市公安局、巴彦淖尔市公安局:要求交管支队分管副支队长、涉事交警大队长及相关民警辅警停止执行职务。

上述三地派驻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将依据调查结果,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9月10日,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召开规范交警执法优化营商环境视频推进会,通报三个盟市交警执法问题,传达贯彻公安部、自治区领导批示、指示精神,部署相关行动。

会议提到,各盟市公安交管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摒弃陋习。

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决定,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公安交管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

上述会议要求,各地深入起底排查,开展警示教育,签订《规范执法承诺书》,加大对一线民警辅警规范执法培训力度。

杜绝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有效遏制机械执法、粗暴执法、趋利执法、降格处罚等现象,杜绝公路“三乱”问题。

严查严处严重违法,严厉打击买分卖分,对轻微违法、一般违法、常见违法,结合实际从宽从轻处理,规范执法考核评价。

另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三个盟市的公安局均召开了会议。

其中,乌兰察布市公安交管支队支队长侯俊说,“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交管部门痛下决心,开展集中整治,对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论涉及民警还是辅警,不论涉及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警,绝不姑息。”

就在今天,央视网发表了《交警“创收”》一文。文中称,对于此类新闻,网友也觉得不新鲜。

文中提到,事先规定任务指标,不达标就冲一冲,超标了就放一放,衍生出粗暴执法、过度执法、趋利执法、选择性执法,不仅损害司机的合法权益,也腐蚀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货车司机风餐露宿,挣点辛苦钱不容易,如果确实违法,比如超载超限运输以获得更大利益,依法依规处罚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怕的就是把手段当成目的,为了完成指标,大笔一挥、罚单一开,任性随意中,别人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家人吃饭的钱就没了,这张罚单,可能就是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资料 | 内蒙古日报 新华社 人民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罗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