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丨游戏防沉迷形同虚设 手游时长急需专项整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0 14:1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网络游戏已经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也有部分未成年人严重沉迷手机游戏。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开展了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的深度调研,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深度访谈了全国各地向该中心反映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103位家长,同时详细整理了49封来自各地家长给中心的信件,归纳分析了共计152份材料。并于8月9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62.5%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两小时的达到13.2%。

报告:沉迷手游未成年人男生居多 常与家长发生冲突

基于152份材料,调研报告指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以男生居多,占到93%左右,女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些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11岁,年龄最大的即将满18岁,14-17岁的最多。其次从家庭结构来看,3%的家庭属于联合家庭;3%的家庭属于隔代家庭;94%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其中14%的家庭属于单亲家庭。

从父母的工作性质上来看,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工作多为“务工”,即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占比69%。其中夫妻双方均在本地的占比35%,夫妻双方均在外地的占比21%,夫妻一方在外地的占比13%。父母属于城市上班族的,占比15%;父母工作在体制内的,占比3%;父母已经退休的,占比3%;父母进行个体经营的,占比6%;还有一些父母并未提供具体的职业类型,占比4%。

《报告》称,家长们大多以“全天、通宵、没日没夜”等词汇来描述孩子们每日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时长。经梳理发现,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其中8%的孩子超过15小时,连续玩游戏时间最长是38小时。

一般而言,手机网络游戏会对未成年人每日游戏时长进行限制,但《报告》发现,几乎所有接受调研的家长都反映,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长远远超过了1.5小时。这些未成年人主要通过借用其他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在网上购买成年人游戏账号等方式规避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有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会频繁偷用父母的钱在游戏中购买皮肤道具。在他们看来,这不仅给家庭经济带来了直接影响,也会导致孩子的消费观念出现严重偏差。

《报告》显示,还有一些未成年人盗用父母银行账户进行游戏充值,令家庭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家长们为了挽回经济损失,不得不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整理材料,以期望能够和游戏公司沟通退款。在本次调研数据统计结果中显示,有超过50%的未成年人会因为手机网络游戏充值,10个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竟然达14.9万元。

在接受访谈的家长中,不少认为,未成年人长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未成年人有抑郁表现。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家长管控他们玩游戏会与家人发生严重的语言、肢体冲突。

调查:游戏实名认证及防沉迷系统存漏洞

调研报告分析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网络游戏具有形象性、新奇性、操控性、实战性、刺激性等特点,同电脑相比,手机网络游戏玩起来门槛更低,且具有更加明显的便捷性。因此手机网络游戏成为很多未成年人获得成就感、存在感和价值感最为便捷、快速和经济的途径。

调研过程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长远远超过了1.5小时。该中心了解发现,这些未成年人主要通过借用其他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在网上购买成年人游戏账号等方式规避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手机带娃”的养育方式也是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原因之一。

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并没有做到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在孩子幼年时期常通过给孩子一部手机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解脱”自己;待孩子稍长大一点,一些父母不理会孩子的情感交流需求,选择给孩子一些电子产品以让他们安静下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苗头时,这些父母才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然而,由于家长们往往缺乏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强硬的管理手段很有可能会激化亲子间矛盾,导致家庭关系持续紧张。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和条件将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人照看。调研报告指出,祖辈一代往往并不懂得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引导孩子。为此面对孩子的哭闹,相比于苦口婆心且无效果的说教,他们会发现给孩子们一部手机往往是最“便捷高效”的方式。而这种行为无意中也为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埋下了伏笔。

建议:应尽快针对手机网络游戏开展专项整顿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认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亟待国家关注和治理的社会问题。

《报告》建议,应当尽快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的相关规定。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要求接入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等。

同时,《报告》还提出,应当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进一步细化,它的出台将可以有效地指导相关主体落实其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具体职责,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局面。

此外,《报告》建议,国家应当支持、鼓励修建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户外场地,组织动员开展更多针对未成年人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拥有健康体魄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户外场地不足和专业活动匮乏的问题,国家应当积极支持、鼓励户外场地的修建和户外活动的组织。

基于当前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手机网络游戏产品层出不穷,游戏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报告》还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尽快针对现有的手机网络游戏开展专项整顿。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游戏中出现色情、暴力等不适宜他们接触的内容。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手机网络游戏中不得含有引诱未成年人沉迷的设定。但当前手机网络游戏中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诱导性设定,如:每日签到广告、游戏活动广告和通过在线时长提升角色等级的机制等。这些设定在无形中增加了未成年人使用游戏的频率,具有一定的致瘾性。

为此,《报告》建议,应控制手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致瘾性,同时,加强对手机网络游戏周边产品的治理力度。

《报告》最后也指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靠个人或者社会一方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应当统筹社会各方的专业力量,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治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不法软件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人民法院认定屏蔽“青少年模式”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治日报 2023-12-14
北青快评 | 防沉迷系统岂能被“成年人马甲”突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4
部分短视频平台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
中国教育报 2023-04-22
部分平台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存漏洞
中国教育报 2023-04-22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
第一财经 2022-11-22
未成年游戏账号交易难止 闲鱼等平台提醒形同虚设?
证券日报 2022-03-17
农村留守儿童“手机瘾”现象普遍,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新华社 2022-02-22
春节寒假,“限玩令”引关注,网络游戏“防沉迷”有用吗?
羊城晚报 2022-02-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