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诺曼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百万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的战略转折之地;也是见证了印象派诞生的艺术胜地。7月17日,一个专门呈现诺曼底风光与人文的画展“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登陆中华世纪坛。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的收官之作,它以莫奈、库尔贝、柯罗等36位画家、61幅真迹的庞大阵容,让人们看到了许多首次来华的罕见作品,并从中了解到印象派诞生前后120年间,西方绘画观念的变化。
36位画家61幅真迹展出
诺曼底距离巴黎并不远,19世纪,伴随着火车普及和管状颜料的诞生,走出巴黎来到诺曼底创作成为许多画家的选择。当越来越多艺术家来到诺曼底,真正面对大海、沙滩、港口、果园和树篱时,尊重自然、重视光影等艺术观也反映在作品中。此次展览分为大师的风景、光影的圣地两部分,使观者能清晰把握1825年至1945年这120年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
莫奈作品《埃特勒塔》是镇展之作
诺曼底因其雪白海岸而被誉为“法国第一海岸”,白色的白垩岩、雄伟的象鼻山和奇特的针峰是其三大标志性景观,也是此次展览中出镜率最高的景观。莫奈大约创作于1883年的作品《埃特勒塔》就将这三大景观融于一幅画作中。作品中,人们很难辨认出象鼻山白垩岩的白色。莫奈似乎颇为焦急地用丰富而短促的笔触画出了特定时间内,日光在岩石上营造出斑驳色彩。这幅画作也是此次展览的镇展之作。
工业社会带给自然风景的变化也反映在画作中。出现在此次展览海报中的作品——杜布尔大约创作于1862年的《翁弗勒尔,拉蒂耶海滩》就是一例。宽阔平坦的海岸上停着几艘三角帆船,两名背着篓筐的渔夫正向画外走来。然而这宁静的自然,却因画面远处的一抹工厂浓烟而蕴含了隐隐的焦虑。到了1909年拉姆创作《大茅草屋》时,夕阳中破旧的茅草屋已经带上了回不去的乡愁的味道。
拉姆创作《大茅草屋》带着乡愁
61幅画作的创作时间跨度,既见证了西方艺术进一步褪去神性变得更加通俗和现实的历程,也记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家格外珍视平静生活的心态。对普通人的展现频繁出现在画作中,马奈笔下《诺曼底渔船船长肖像》,杜布尔《在翁弗勒海滩上拾牡蛎的妇女》《卖鱼的妇女》等都让普通劳动者成为画作的主,画面中的他们并不高大或美丽,也没有表现出劳作的辛苦,更多呈现出普通人生活工作中的真实,让人观之也感到熟悉。
跨越120年的作品,从库尔贝的自然主义风景、杜布尔笔下的普通人光辉、马奈对光和形的描述,到印象派的客观再现、新印象派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以及后印象派情绪的爆发、野兽派的肆无忌惮……有观众观展后说:“风景没变,变的是艺术家和我们的看法。”
观众与莫奈自画像插花小游戏
本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主办,北京文泽时代、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邮联合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诺曼底绘画协会、法国多维尔方济各会博物馆等支持。展览将展至10月15日,超长展期将为暑假和国庆期间人们的艺术之旅提供高品质选择。展厅内设置的名作电子拼图、莫奈自画像插花等互动小游戏也将为观展提供趣味性。
编辑/吴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