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夜》: 重温勇敢 不避伤痛
北京青年报 2021-01-30 07:11

2020年1月23日,武汉紧急封城,新冠疫情开始肆虐。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但那段日子里的武汉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多半只是听说。如今一年过去,疫情虽然仍然虎视眈眈,但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最严酷的考验,怎样预防、如何应对,如今已是有条不紊、步步为营。疫情仍然可憎,但没那么可怕了。于是,我们或许有时间坐下来,去回顾一下一年以前那段手忙脚乱的日子。毕竟,尊重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回避而是直面,这也是纪录片《武汉日夜》此时推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武汉日夜1.jpg

本片的素材来自于武汉封城期间三十多位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来的生死时刻,其价值不言而喻。老实说,作为一名影评人,坐在大银幕前观看这样一部影片,内心是十分复杂的。你根本没办法调动你的电影知识,用通行的艺术标准去审视如此厚重的内容,当场灯全部暗下来那一刻,你不可能再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它作为一部电影的得失,唯有跟随镜头一起,重新回到历史的现场。

影片的质感是粗粝的,但这源于记录的真实。导演对称选取了医院内外的典型人物进行聚焦,医院内的是医生和病人,医院外的是家属和志愿者。在影片中,医护人员的繁忙,患者的抗争,家属的焦虑和武汉市民的期盼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还原。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过程里摄影机保持了高度克制,它几乎完全放弃了“采访者”的身份,选择安静地扮演一个“旁观者”。和其他纪录片略有不同,本片始终在聚焦过程,而不是记录感受,导演暂时放下了赞美和歌颂,选择带领观众一起重温那些真实的勇敢、乐观和坚韧,甚至没有刻意地回避失败、伤痛和死亡。

一位年轻的医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一位年轻的患者,直到痊愈出院才得知父母和奶奶均已撒手人寰。这样骤然的阴阳永隔,在彼时的武汉,每一天都在发生。片中最让人感动和震撼的一幕出现在临近片尾处。疫情暂时得到控制后,医护人员将逝者的遗物分装,在医院门口交还给亲属。医生不停地对每一位来领遗物的家属说着,“真的不好意思,没能救活你的亲人,我们已经尽力了。”其实,他们何止是尽力,几乎是拼上了自己的性命,然而最终还要亲口将噩耗传递给逝者的家人。在银幕外的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医护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这种现实和情感上的双重重压,但恐怕永远也无法切身体会那种重压之下的痛苦与失落。

武汉日夜2.jpg

相比不幸逝去的人,更多的还是得到有效救治后康复的患者。跟随着镜头的记录,我们看到他们一天天好起来,笑容开始在他们被口罩遮住的面庞上浮现。两位即将出院的患者想要寻找帮助过她们的小田医生,而来自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小田医生也刚好完成了45天的援助任务,准备返沪。他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打开手机和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视频通话。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们才不是什么神兵天降,褪下白衣天使的光环,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除了医患群体,本片还把镜头对准了一批特殊的志愿者。他们自发地组织起紧急救援队,在客运力量几乎全部陷入瘫痪的武汉,主动承担起接送临盆产妇的任务。在他们的帮助下,一些患者妈妈顺利诞下了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这些特殊的婴儿才获得了真正开始人生的机会。一些生命离开,一些生命到来,他们的来去交替,构成了最真实的人间。

无独有偶,另一部同样聚焦武汉疫情的影片《76天》刚刚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名单。两部影片的拍摄和剪辑几乎取材自同一素材库,对象和视角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对那个特殊时期的武汉最真实、最直接的记录。

时过境迁,武汉已经彻底走出阴霾,渐次恢复昔日的繁荣。于是,有人会问,这样不加修饰地还原过往的残酷,到底有没有意义?难道不是该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吗?我想,历经苦痛过后的人们,该卸下的是思想的包袱,而不是事实的包袱。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也必须承担起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责任。不管是《武汉日夜》还是《76天》,以及其他更多的记录抗疫历程的真诚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正是在践行着这样一种文化使命。只有勇敢撕开历史的一角,才可能真正从过往中汲取教训,为生者增添前行的勇气,实现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文/任凡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