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医心》:解密超级医院 阐释医者仁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5-23 09:25

5月22日下午,乐正传媒拍摄制作的十集大型医疗人文纪录片《医心》在京举办看片会,前四集节目将于5月27日至30日每晚23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

讲述中国医患真情故事

节目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通过跟踪拍摄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医患故事,树立医护人员和医疗行业的正面形象,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区别于电视荧屏上现有的医疗类节目,《医心》的主角是不同医院、科室、职称、年龄、性别的医护人员,十集纪录片分别以初心、挚诚、信念、希望、守护、成长、契约、妙手、抉择、重生为主题,呈现了几十位我们身边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生。首期节目中,原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胡娅莉和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邱勇就是两位典型代表。

胡娅莉每周二下午都会去门诊楼坐诊,30年如一日,从业以来她接生的孩子数以万计。去年从职位上退下来后,她依然坚持每天去妇产科看看,“如果我对一线还有用的话,我会在一线”是胡娅莉严格的自我要求。

为了让更多病人得到及时救治,让中国民众享受到现代医学发展的成果,法国外科科学院院士邱勇毅然放弃外方提供的高薪职位,回国为中国脊柱侧弯病人服务。在邱勇的门诊日,他同时开设六个门诊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服务,在诊室间来回穿梭问诊,创造了独一无二的“门诊奇观”。

和胡娅莉、邱勇一样,我们身边无数的医护工作者都怀着同样的初心与坚持,忘我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中,而《医心》除了展现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还让大众看到了医护工作者更具亲和力的另一面。失聪患儿“救星”孙敬武淳朴低调,“器官协调员”姚自勤有理想有热血,外表怪咖、内心火热的朱良付医生有情有义有担当……这些医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让大众对医护人员建立起新的认知,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传递健康宣教知识

“不是别人说你是好医生,你就是好医生,你要问问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对病人负责。”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二病区主任医师朱良付的良心话,也是《医心》中每一个医护人员令人感动的共同特点。

所有医护人员都希望更多患者能够得到救治、住院舒适、康复出院,《医心》通过记录医护人员对广大患者的付出,唤起医患之间应有的信任,实现公众与医生换位思考,进一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在《医心》中,医护工作者对病人付出的例子不胜枚举。西交大一附院整形外科副主任舒茂国,周末放弃报酬丰厚的外地会诊、开刀机会,参加“微笑行动”公益活动,深入多省市偏远地区为当地唇腭裂患儿进行免费手术。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将所有周末的时间都用于下乡的科普讲座和义诊。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的潘红英主任,已经守护了自己的肝癌病人辛月芳整整10年。西交大一附院门诊部换药中心副主任阮瑞霞护士,11年里耐心护理了600多位糖尿病足患者……

除了真实客观地记录医生的工作生活和医院的运转状态,《医心》更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出发,呈现医院为服务患者实行的便民措施,传递健康宣教知识。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许多大型医院都为此专门设置了24小时开放的绿色通道。就致死率极高的主动脉夹层,王东进在大力推进以南京鼓楼医院为中心的6小时生命圈。

通过片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大众也对一些常见疾病建立了有效认知。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孙自敏救治白血病人的故事,展示了脐带血移植的常规流程、造血干细胞移植舱病房无菌封闭的环境。急诊科医生苗常青和住院医马云龙救治心梗患者尹志林的过程,向大众普及了急性心梗这一死亡率在三成以上的疾病,12个小时是黄金治疗时间等医学知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构建医保+医院+保险立体生态 太保服务“医·保立方”正式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8
养老院医院一墙之隔,这地医养结合有新探索
人民日报 2024-05-31
以尊医重卫守护医者仁心
光明日报 2023-08-22
警医马超:甘做“石敢当” 藏蓝无悔医者仁心
法制日报 2023-06-18
青海西宁“家庭医生”实施五年:“医心”贴“民心”,做健康守门人
中国新闻网 2022-10-20
为医护人员解决取餐问题 美团面向1200多家医院免费提供智能外卖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2
医者仁心的传承比励志更感人
北京青年报 2021-07-09
视点 | 北京:开展医联体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新华社 2021-06-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