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罐头“催人老” 18家企业起诉媒体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1-22 09:33

针对某平台上的某自媒体号在一篇所谓的“健康科普”文章将罐头作为6种“催人老”的食物之一,上海梅林等18家罐头生产企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称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为主体起诉了发布了该文章的媒体平台。北京青年报记者今日了解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12月4日,某平台网站发布《愿望:6种“催人老”的食物,希望你一个都没有上瘾》一文,列举了6种所谓“催人老”的食物,包括蛋糕、饼干、巧克力、罐头、油炸类食物和加工的肉食。并列举了诸多“罐头营养物质被破坏”、“加入大量防腐剂”、“高糖”等因素。

罐头企业代表认为,上述对罐头的描述与事实严重不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罐藏食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林焜辉对网络谣传文章提出的罐头食品的“危害”一一进行了解释说明。他介绍,除了极少数耐热性较低的维生素外,罐头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VB1、VB2、VA、VD、VE等)、微量元素都不会被破坏。而根据国标要求,罐头食品生产不必也不可添加防腐剂。部分企业代表也表态称,罐头工艺的运用远早于防腐剂的发明,能长时间保存是制造工艺的效果。罐头食品“营养被破坏”、“使用大量防腐剂”等均是谣言。而罐头食品中添加的糖主要是为了调节水果类罐头的糖酸比,使口感更佳,网传罐头食品“含糖多导致肥胖”的说法也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对此,林焜辉认为,某自媒体文章毫无事实依据,作者“不求甚解、想当然、不具有探明真相的能力”还好为人师,肆意胡言。对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应罐头骨干生产企业的要求已经委托代理律师,针对该文章对罐藏行业的损害进行诉讼。他同时提醒刊载含有“罐头添加防腐剂”这类严重失实文章的自媒体能尽快自行删除问题网文。

国家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罐头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华懋宗在介绍罐藏食品加工工艺以及相关国家标准时表示,根据标准,罐藏食品(罐头食品)定义为“食品原料经加工处理,装罐或灌装入金属罐、玻璃瓶、半刚性容器或包装容器,采用密封、杀菌方式或杀菌、密封方式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食品。”其保藏原理机遇良好的容器密封性能与合适的热力杀菌,在尽可能保证营养不被破坏的同时杀灭了产品自身带有的微生物,同时密封使得外界微生物无法进入产品内部,从而实现长时间保存。一般来说,罐头食品保存期视品种、包装材料和加工工艺而定,通常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不会腐败,但其最佳食用期在1—5年。“罐头食品催人老”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实际案例,本身就是伪命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滥用有何危害?六部门联合出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1
食品添加剂新标准实施月余,落地实施情况如何?
新华社 2025-04-19
新版食品安全标准实施 北京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落实新要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27
食品安全新国标淘汰一批添加剂 防腐剂退出罐头食品
武汉晚报 2025-01-06
按摩颈椎能治颈椎病?长期吃味精对身体有害?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科学辟谣 2024-10-05
你以为的“垃圾食品”,其实可以大胆吃!
天津科普说 2024-03-22
北青快评|制定预制菜国家标准很有必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诗词丨心若年轻花自开,无惧岁月催人老
诗词天地 2024-02-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