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水木欣生,移路童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举办儿童肝移植义诊公益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20:10

今天是6月1日,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科联合儿外科、小儿肝病科、超声科、检验科、药学科、精神心理科、社会服务部以及保卫科,举办“水木欣生,移路童行”儿童肝移植义诊公益活动,专为胆道闭锁、移植术后的“小勇士们”开设专门复诊通道、进行免费血液检验和超声检查。当天下午,在医院集会厅又举办了“器官移植俱乐部”联谊活动,为家长们搭建了一个咨询和交流的平台。

本次参与活动的孩子中有一位小嘉宾玲玲(化名),在2017年,董家鸿院士和陈肇隆院士联手,顺利为当时仅有5个月大的她完成了活体肝移植手术,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个活泼可爱的7岁小朋友。现场,玲玲和妈妈向董家鸿院士团队和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玲玲妈妈分享了治疗的故事,鼓舞正处于这段旅程起点以及走过漫长道路的小朋友们,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带去勇气和力量。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表示,作为医者,攻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这一世界难题意义重大。通过移植,孩子们的疾病得以医治,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医学送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

儿童肝移植是治疗儿童各种急慢性终末期肝病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近年来得益于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剂等多方面发展,儿童肝移植迅速发展,术后生存率已得到极大提高。

在我国,约有1.8万患儿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肝母细胞瘤、遗传性肝病等疾病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但受家庭经济因素限制,能够接受肝移植治疗的患儿不足3000人,仅占17%。

2020年5月6日,由中华慈善总会携手董家鸿等7位院士联合发起的“苦尽肝来”终末期肝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旨在让需要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儿得到免费救治。2021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携手清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社会公益项目——器官移植基金”项目,截至2023年,已有37位患儿得到救治,重获新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8年获得肝脏移植资质以来,肝移植团队已经完成了双供体亲体肝移植、成人+婴儿劈离式肝移植、镜面供肝全肝移植等各种术式手术。在关注儿童健康问题,不断优化医疗服务的同时,清华长庚也一直在积极参与公益,通过公益项目持续为需要肝移植的患儿家庭提供经济救助,为更多孩子带去健康和生的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叶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