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学生当主角!北京朝阳推出“合作课堂”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2021-12-31 08:40

日前,朝阳召开了一场“合作对话”课堂教学现场会,专家和一线教师齐聚一堂研讨交流,进一步推动“双减”任务在朝阳区落地。让我们一起去课堂上看看。

这是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双减”工作精神,以及朝阳区七项“双减”举措,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生动展示。

会议通过现场教学、相关代表介绍以及专家点评,多维度呈现“合作对话”课堂在推进朝阳区“减负提质”方面取得的实效。

那么,这次的“合作对话”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区别在哪?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合作成长共同体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合作对话”变革了课堂文化传统的“填鸭式”讲解、“一言堂”现象,由平等的对话所代替。在“合作对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成长共同体。

例如在“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北化附中展示课上,围绕着“二氧化硫遇见漂粉精”这一教学主题,学生与同伴、与教师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对话。

这节课站在讲台上的是学生,走动在课桌间的是老师;侃侃而谈的是学生,专注倾听的是老师。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灵动能力,调动多种资源、借助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与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不同课型备课有示范,让教师有“抓手”

朝阳区“合作对话”课堂以单元或模块备课为基础,深入实践学科知识教育型、学科知识与技术教育型等不同课型的备课范式,且不同课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具体实施中,朝阳区还提供了单元“合作对话”、课堂“合作对话”、综合实践“合作对话”等教学范式设计,让老师们“有抓手”。

参与评课的教师坚持“优点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足、不断进步”的原则,通过“一看、二听、三思考”的方法,综合评判一节课的优势与不足,让授课教师知晓改进措施,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的确立有七个阶段

“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的确立有七个阶段:

建立“合作对话”思想,在学生认同、接纳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方式完成共同体的任务;

明确“合作对话”目标,让学生知晓课堂的重点;

根据学生的成长及问题解决情况确定“合作对话”主题,且要求体现出主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筹备“合作对话”活动,形成活动方案;

组织实施“合作对话”,教师不仅要完成总主题告知和分主题提示,而且要抓好“基本单元”对话主题的落实;

建构“合作对话”成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方法和能力;

对“合作对话”进行评估,从而不断反思、修订、完善活动。

三类作业设置,增强学生实际获得

“合作对话”课堂教学范式强化作业设计,让课堂教学中的“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处理”四环节有机衔接。

朝阳区“合作对话”教学的作业有三类:

一是工具性作业,着眼于理解与记忆。

二是方法、技术性作业,着眼于知识理解与运用。

三是内省与建构性作业,着眼于阅读、梳理与拓展。

各中小学依据校情、学情,进一步创新作业布置,加大动手实践、跨学科作业的设计,有效促进“双减”落地。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朝阳区的“合作对话”课堂,我用“顶天立地”这个词来概括它,这是我心目中对于好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最好描述:“顶天”是指有哲学思考、全局观;“立地”是要在课堂上、学⽣⾝上进行实践。所以,这是⼀个非常难得的重⼤教育成果。未成年⼈只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参与真正的合作对话,他们的潜能才能得以激发。在基础教育领域,让学⽣具备审辩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合作素养、沟通素养,这是⼀个国家的期待、时代的期待,而“合作对话”课堂正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朝阳区将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减负提质,让孩子们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3场学生演出交出“双减”答卷,看看北京这所学校怎么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1-07
中科院高端科技资源走进中学校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31
平谷金海湖将开启大型跨年直播 看北京第一缕阳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31
世界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北京冬奥会多个有力保障
新华社 2021-12-30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 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