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天外来客”将亮相上海天文馆:藏家购得48公斤目击陨石,来自太阳系小行星带
解放日报 2022-09-20 09:05

今年7月10日晚10时15分左右,一颗火流星在甘肃和宁夏上空划过,引发公众关注。如今,这个“天外来客”躺在上海五云坊陨石工作室的保险箱里。记者近日走访这个工作室,看到了“7·10”目击陨石的主体——一块黑不溜秋、坑坑洼洼的大石头。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伟彪研究员点出“赏石”门道:“这块陨石很新鲜,没有风化痕迹。黑色表面是它与地球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熔壳特征,形成一层0.5毫米厚的玻璃质。摩擦还让它产生了很多凹下去的气印。”

市天文学会理事、五云坊陨石工作室创始人张勃介绍,这块陨石重48公斤,是他出资数百万元在甘肃静宁县购得。目前,陨石命名正在审核中,以空爆地点——宁夏隆德县命名的“隆德陨石”获国际陨石协会批准后,将在上海天文馆展出。

张勃进入“陨石圈”十多年,收藏了数百块陨石。落在中国境内的目击陨石,是他收藏的一个重点方向。所谓目击陨石,即在陨落过程中被人们看到的陨石,它们往往呈一道火流星形态在空中划过,所以知名度很高。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几十次目击陨石事件,其中1976年吉林陨石、1986年随州陨石、1995年东乌珠穆沁旗陨石、1997年鄄城陨石和2012年西宁陨石被称为“中国五大目击陨石”。这五大目击陨石目前都已被张勃收入囊中。其中,随州陨石一度为两名美国收藏家所有,一块重7公斤,另一块重4公斤。经过坚持不懈努力,两块陨石先后于2014年和2018年回到中国。4公斤重的那块如今是上海天文馆展品。

今年“7·10”目击陨石的出现,让这位收藏家又一次踏上了寻觅之旅。一道火流星自东向西划过夜空,在甘肃和宁夏被公众拍到视频。五云坊“猎陨”团队成员王卫卫和赵录泰第一时间前往打探。他们在甘肃走访了很多人,同时根据自东向西、长达几十公里的陨落带推测主体陨石的陨落方位,最终找到一个村民——他家最近多了一块包裹着泥巴的大石头。基本确认这是“7·10”目击陨石的主体陨石后,张勃和这个村民进行了持续两周的沟通。最终,双方同意以数百万元的价格成交。

随后,这块陨石被送至紫金山天文台的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这是一块L5型普通球粒陨石,来自太阳系小行星带。”经过陨石切片、磨片、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流程,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徐伟彪给出结论。陨石诞生于太阳系早期,约有45亿年历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不到40亿年,所以研究陨石好比“太阳系考古”,能让科学家了解太阳系演化史。作为陨石科学家,他已与张勃合作近10年。“我俩优势互补。”徐伟彪说,张勃得到的市场信息比科学家多,去全球各地寻觅收购陨石更方便,而他能研究收藏家提供的样本,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陨石分三六九等,价格差异很大。”张勃介绍,收藏价值高的陨石每克价格高达数万元,风化、氧化严重的陨石每克却只值十几元。陨石价格不仅取决于品相、大小和科学价值,还取决于人文价值。如果一块陨石背后的收藏故事很精彩,流通到收藏界的量很少,或者它是目击陨石,其价格就会被抬高。

据悉,张勃正在筹建私人陨石博物馆,将五云坊的藏品展示在公众眼前,让更多人了解“天外来客”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价值。

文/俞陶然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天外来客”汇聚吉林引“星友”参观
中国新闻网 2024-03-12
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陨石 上海天文馆破解其“身份”
解放日报 2024-01-29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首次发现无球粒陨石 上海天文馆:化验分析后将提交国际命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聚焦 | 塞浦路斯首个天文馆开馆
新华社 2023-06-05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首次发现近地小行星
中国新闻网 2023-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