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玫瑰的故事》带火众多北京取景地,“北京大视听”助力“拍好北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7 09:02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刚刚在央视八套收官的热播剧《玫瑰的故事》,把剧中众多北京取景地送上热搜。据统计,此次拍摄涉及北京场景260个,遍布朝阳、西城、东城、海淀、昌平、顺义六区,鼓楼、鸟巢、首都机场、明城墙遗址公园等地标性建筑频繁出现。在完美呈现这些复杂拍摄需求的背后,其实是推行近一年的“北京大视听”影视摄制服务机制在发挥作用。

中国大饭店

《玫瑰的故事》于2023年6月开机,剧中女主角黄亦玫毕业于中央美院,出身于清华教授家庭,哥哥则在北京的建筑设计院工作。黄亦玫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遍布北京各区,从清华大学教职工宿舍区,到中国大饭店、798艺术园区、树美术馆,再到黄亦玫哥哥晨跑锻炼中一路经过的国家大剧院、明城墙遗址公园等多处地标性点位,将北京多元城市风貌收入剧中。

该剧美术指导王竞介绍,《玫瑰的故事》设定的年代背景从2001年一直延续到2020年,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下北京这座城市经历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剧情开篇就是千禧年,从创作来说其实想要找到还能维持千禧年风貌的场景是很困难的,一开始我们也考虑过是否要在北京拍摄。”王竞透露,导演汪俊认为该剧讲的是北京故事,剧中人物所在的艺术策展行业隶属于文化产业,而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无可逾越,因此必须坚持在北京选景拍摄。

鼓楼

具体落实的难度则更多体现在美术、外联和制片层面,因为时间跨度和城市风貌的改变,剧组最后选择了“外景实景拍摄+内景棚拍”的综合方式,其中外景部分重点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建筑。“北京既有国际一线大都市的现代气质,又兼具六朝古都的市井气息,在现代剧的拍摄中能够提供很多别具一格的场景。”

过去,影视剧组如果要在北京取景拍摄,其实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此次《玫瑰的故事》能够大范围、全角度地展现北京的城市风貌,得益于北京市近两年一直致力于推进在京拍摄工作的决心。据了解,为提升视听业对首都的宣传传播水平和经济拉动作用,加强对拍摄环节的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解决影视项目在京拍摄的堵点、痛点和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电影局共同成立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在去年10月的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上,市广电局就与朝阳区联合启动“提升北京大视听拍摄服务水平·朝阳先行计划”,2024年4月23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影视摄制服务机制。

八达岭机场

该机制通过市区两级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来受理承接影视摄制服务,影视剧组只需在拍摄前向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提交拍摄服务申请需求,随后市区两级机构就将共同为影视摄制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拍摄协调服务:前者提供拍摄资源信息、告知服务流程、解答剧组相关问题;后者主要针对剧组场地、交通等保障需求提供服务。

除此次《玫瑰的故事》所涉及的六个城区,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机制目前共汇总16个区和经开区拍摄点位1000余个。自今年4月该机制启动以来,已为多部影视剧进行了协调拍摄,朝阳、昌平、海淀、东城、西城、丰台等各区的特色取景地都将在影视剧中得到精彩呈现。

后海

树美术馆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方面表示,未来,北京市还将继续支持“拍好北京”,大力服务在京拍摄,建设“北京风景”数字影像库,在剧本创作阶段就提供拍摄建议、组织调研采风、对接适拍资源;鼓励“讲好北京”,大幅提升基金扶持。今年,在市委宣传部统筹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进行全方位调整,扶持规模较往年提升70%,扶持标准翻番,特别是对在京拍摄给予专门奖励,对剧本、摄制宣推、播出渠道、播出效果、获奖等也给予全流程资助。

记者/李夏至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亓纪任海淀区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黄英任海淀区文旅局局长
海淀人大 2024-06-25
提醒!下周开始,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轮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4
值得一读!又是一年毕业季 27位大学校长的毕业寄语
人民日报 2024-06-24
中国农业大学:这些温情瞬间,仪式感满满!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3
北京沙尘逐渐减弱消散,大风蓝色预警中,阵风6、7级
气象北京 2024-06-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