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案说险 养老安全警钟长鸣:从特大集资诈骗案看如何防范养老诈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14:13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安全感和幸福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打着“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幌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给广大老年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精神痛苦。

案例介绍:烟台市近年破获一起涉案价值1.1亿元的特大的养老诈骗案,涉案公司利用提供低价旅游套餐和承诺高额回报的手段,诱使老年人群体进行投资,从而实施诈骗行为。据调查,涉案集资参与人达到30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1.1亿元人民币。

根据公开报道,从报案的孙女士提供的各种资料来看,该诈骗公司表面上售卖的是各种“旅游套餐”,以充值会员等方式购买旅游线路。受害人孙女士在一次短途旅游中,一下大巴车就遇见了吉至佳日发传单,声称是组团旅游,可以花钱买旅游线路。

该诈骗公司定期推出特惠旅游线路,并声称如无法组织旅游,可支付20%以上违约金。孙女士觉得很划算,于是就以自己和儿子的名义,购买了两份“畅游国内卡”。购买后,当月并未组织旅游,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陆续收到部分返还的本金和违约金。尝到甜头的孙女士便把它当做了存款返利,又以自己、儿子还有老伴的名义陆续购买了6万余元的旅游线路,最终全部打了水漂。

案例分析:该案中的诈骗手法相当狡猾,其承诺给予投资者高额的违约金,并发放各种礼品作为吸引,前期以各种利益骗取老年人信任,以此诱导老年人投入大量资金。然而,虚伪的承诺下,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骗行为,老年人在信任和期待中投入了他们的积蓄,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使整个家庭陷入绝望的境地。

那么,养老诈骗都有哪些显著特点呢?

1. 目标明确: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利用他们对养老保障以及个人情感的需求。

2. 手段多样: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养老骗局手段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理财”骗局、“以房养老”骗局、“代办社保”骗局、“文玩收藏”骗局、“养生保健”骗局、“养老服务”骗局、“黄昏恋”骗局、“低价旅游”骗局等。

3. 情感诱导: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进行诈骗。

“养老诈骗”不仅破坏了老年人的晚年安宁,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秩序。当诈骗的黑手一次次伸向群众的“钱袋子”,老年人又该如何防范呢?

中荷人寿在此提醒各位老人:

1. 保护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避免成为诈骗的目标。

2. 警惕高回报承诺:任何承诺高额回报、且低风险的投资项目都应引起警惕。

3. 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找老伴、子女或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士沟通商量,咨询意见。

4. 官方渠道核实: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基本的投资风险和回报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与识别能力。如发现上当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作为子女,也要多关心家中长辈,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状态,身处异地多电话沟通,积极为父母普及相关案例。在家中老人不幸遭遇养老诈骗时,更应换位思考,不抱怨不指责,耐心引导老人不断提高反诈意识。

常回家看看,讲讲防骗知识,帮助老年人有效识骗防骗。让不法分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守好每一份养老钱。

(案例来源:烟台广播电视台)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烟台公安破获特大集资诈骗案 以旅游之名实施集资诈骗
中国新闻网 2024-03-18
别上当!9类常见养老诈骗骗局大揭秘
平安北京朝阳 2023-10-29
线上线下齐动员 清远清城持续开展防养老诈骗宣传
法治日报 2022-10-09
4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已破获养老诈骗案件3.9万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全国各地持续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热潮
法治网 2022-08-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