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 | 或因大风受伤的四只猛禽得到救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20:11

今天(2024年5月31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先后从朝阳区、丰台区接救到4只受伤猛禽,其中包括3只幼鸟。据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复师判断,这几只猛禽受伤或与5月30日的大风天气有关。

红角鸮

今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看到,当天接救的猛禽被分别安置在单间内休息,其中1只红角鸮站在地面闭目养神,1只游隼和2只红隼都站在工作人员搭建的树枝上,遇见人并不慌乱,情绪状态稳定。短暂休息过后,康复师对4只猛禽逐一称重、体检、验伤。经检查,这4只猛禽的状态尚可,在中心通过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就可以回归野外,康复最快的可能是其中一只体态稍大的红隼,预计二到三周即可放飞。

准备接受称重的游隼

接受体检的红角鸮

“5月30日下午的风力较强,成鸟飞行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尚在学习飞行的幼鸟。”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猛禽康复师周蕾介绍,截至5月31日下午,他们当天已接救4只猛禽,超过了单日平均的接救数量,其中1只游隼和2只红隼均为幼鸟,他们的受伤或与大风天气有关。

5月30日下午,北京多地出现9-10级阵风,造成多处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折断,可见瞬时风力之强,在野外生存的鸟类不免受到影响。

姜欣救助的红隼幼鸟

据其中1只红隼的救助人姜欣先生介绍,他住在朝阳区王四营,31日上午在小区内发现一只隼,站在地面一动不动,为保护这只猛禽,他将其小心翼翼放在帽子里带回家,为让它得到专业的救助,随后联系到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检查体羽

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对于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种类的猛禽在我国都是二级及以上保护动物。北青报记者从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了解到,当前正值鸟类繁殖季节,市民如遇坠巢、初飞不利的幼鸟,或因极端天气、意外而受伤的猛禽,可及时联系专业救助机构。在临时安置猛禽时,可将它们放置在通风和遮光的箱子里,上部打好气孔,箱子大小以鸟在内部能站立为宜。要避免将它们放置在鸟笼里,以免受到惊吓乱飞乱撞造成羽毛损伤、甚至骨折。

体型稍大的红隼幼鸟

此次获救的猛禽具有怎样的习性?据《北京鸟类志》记载,红角鸮别名夜猫子,属于体型较小的猛禽,通常隐匿于茂密的枝叶间,昼伏夜出,捕食啮齿类动物、蝗虫、小鸟等;红隼为体型稍小的猛禽,主要捕食地面上的猎物,如蜥蜴、小蛇、蛙类等;游隼为体型中等的猛禽,以飞行快速且常在空中捕猎而著称,捕食对象包括野鸭、鸥类、野兔、鼠类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Qnews|北京房山大石河一对黑鹳夫妇又添新丁 三只亚成鸟开始试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两只康复红隼在南苑湿地公园放归野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文学|《猛禽》:深山预备了四季,候众鸟归来
北京文学 2023-09-18
六只由市民救助的落难猛禽成功放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3
两只猛禽因暴风雨落难 北京市民出手救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