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30岁驴友徒步贡嘎山遇难 海拔4500米雪山上 救援人员跪地前行 转运遗体下山
成都商报 2024-05-29 13:07

今年“五一”假期,博主“夜色”在网络平台发帖称,自己在四川贡嘎山徒步时遇到一名遇难驴友和一名被困驴友,他对被困驴友进行了救助,并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当地警方。5月6日晚,一名驴友被救出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同时警方也很快核实了遇难者身份,并迅速组织当地派出所妥善处理。

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员及遇难驴友“小巷”(化名)家属处,了解到此次救援的全过程:海拔超过4500米的雪山上,积雪齐腰深,马匹难行,一般人连呼吸都困难;救援人员则像纤夫一样拉着“小巷”的遗体,匍匐在地上向前爬行,一步步将其遗体转运下山。

“小巷”的父亲告诉记者,一开始接到儿子遇难的消息,还以为遭遇诈骗。对于救援人员不辞辛劳将儿子遗体转运下山及处理火化等事宜,他非常感激,并向四川当地警方写去感谢信衷心致谢。在救援结束后,让他不知怎么办的是:儿子今年1月才满30岁,现在家里老人还不知道此事……

遇难驴友父亲来信:

感谢救援人员排除万难将儿子遗体转运下山

“小巷”父亲向记者回忆,5月5日,他还在老家,甫一接到儿子遇难的电话时,并不相信,还以为是诈骗电话。“其实内心也不愿相信这件事(孩子遇难)是真的。后来,我们和警方等多方求证,当天下午四五点才确认这个事情,非常伤心。”他说,“第二天我们就出发,赶到康定时快晚上六点了。”

在康定城里安顿下来后,他和当地警方取得联系,得知儿子遗体已被转运下山了,由于自己在当地举目无亲,希望救援人员能把儿子遗体送到殡仪馆。5月6日晚11点多,在救援人员护送下,“小巷”的遗体被送到了殡仪馆,他见到了儿子的最后一面。“我们看到了他们救援的视频,他们不辞辛苦将我儿子的遗体转运下来,太不容易了,真心感谢!”“小巷”的父亲说,“5月7日,我们处理火化事宜,他们又来帮忙办理必要手续。”

事后,“小巷”父亲向当地警方写了一封感谢信,希望对救援民警等人表达衷心的感谢。

“我儿子于今年4月28日前往四川康定贡嘎雪山徒步,在5月4日的徒步中遇难。当地贡嘎山镇派出所(所长)邓珠立即亲自带人上山。”在感谢信中,他描述了雪山上的救援和转运细节,“由于当时天气恶劣,大雪纷飞,救援马匹也上不了山,邓珠及当地村民不顾山高路险徒步寻找,经过5月5日、6日的艰难跋涉,才找到我儿的遇难地点。随后,他们在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将我儿的遗体毫发无损地运送下山,对此我及家人深表感谢。”

“在之后的事故处理过程中,两地间路途遥远,山路崎岖,电话信号微弱,应我们家属的请求,6日晚上邓珠亲自带人,驱车赶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将我儿子的遗体送到康定市二道桥殡仪馆,并将事情经过详细告知,有视频有录像一一详叙。交接完毕后已过深夜,本人及家属深表感谢,提出请邓珠及众人吃饭以表谢意,却被邓珠谢绝。”他说,“作为一个外地人,没想到事情处理得如此顺利,为儿子痛心之余也感到欣慰,有这样一名好警察一心为民,吃苦在前,不计报酬。”

转运视频令人泪目:

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10多人又背又驮雪地跪行

记者获取的多段救援视频中,救援人员先是开车,后来骑马,越往上走雪越厚,马腿几乎全都陷在雪里。及至雪没马腰,大家只能弃马徒步,除了齐腰深的雪,更多的就是众人大口呼气的声音。

海拔4500多米的茫茫雪山上,一顶橘色帐篷看起来有些醒目,“小巷”就躺在这帐篷里。众人喘着大气上前,在完成一系列调查取证、对逝者哀悼后,救援人员将“小巷”遗体及遗物小心包裹起来,准备转运下山。

其中两段视频让人泪目:在一处雪地上坡处,多名救援人员跪在雪地上,肩负绳索,几乎是匍匐前行,绳子绷得直直的……险峻雪山间风雪凛冽,似乎只有几人声嘶力竭的喊号声。

据多名户外运动人士介绍,5月的贡嘎山,天气多变,危险重重。突降大雪再正常不过,白天上山,雪地步行困难,还会有冰窟窿等各种险情。即便是无雪无雨的日子里,也要面临雪崩、雪地松软后落石等各种突发情况。到了晚上,视线受困,气温会骤然下降,很多徒步贡嘎遇难者就是因为高反、失温发生意外的。

在这些户外运动者看来,一般人在这个海拔高度,正常步行都会呼吸困难,根据视频,这些救援人员又背又驮,简直是“拿着命在护送这名遇难者下山”。

记者了解到,救援人员5月5日一早出发,发现这名遇难者已经是5日下午5点左右了。受天气、环境等客观条件制约,当日没有办法将遗体带下山,救援人员在雪山上度过了一个又冷又饿的夜晚。

5月6日一早,10余名村民从另一个垭口翻山而来会合。就这样,10多人又背又驮,甚至跪在雪地里向前爬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6日晚7点左右抵达了玉龙西牛场,这里已经属于山脚下了。

遇难者曾希望从打击中走出来:

去年11月开始徒步 一个月爬了四座山

“小巷”的堂妹曾对媒体表示,其堂哥是从去年11月开始徒步的,他大学读的是史学类专业,但一直喜欢学语言,毕业后留在西北某城市一机构做英语老师。后来其堂哥办了一张户外徒步卡,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21日频繁参加了15次徒步爬山活动。仅去年12月,他就爬了万花山、箭峪岭、秦岭人头山、终南山四座山。

“小巷”办卡的户外徒步俱乐部领队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今年1月16日,“小巷”被辞退了,他迫切想通过爬山开启一段新的生活,从落寞和打击中尽快挣脱出来。有网友称,“小巷”等人是6人在网上相约一起穿越贡嘎大环线的,一行中只有两人“看起来有些徒步经验”。

如今,“小巷”已离开,他为何要去贡嘎山以及上山的种种细节,也被风雪所覆盖,给家人留下的是无尽的伤痛。

在和记者的对话中,说起相关救援人员,“小巷”父亲至少说了不下十次感谢。但谈及儿子,他声音哽咽地说,儿子今年1月刚满30岁,现在家里老人还不知道这个事,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业户外运动人士:

专业、安全、物资均须有保障 不能把探险娱乐化 不要高估自己

贡嘎山主峰海拔7500多米,是四川省第一高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海拔落差大,能看到冰川、荒漠、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和雪山等不同层次的景色。

近些年,随着户外徒步的火热,以格西草原为起点、一路途经两岔河、勒多曼因峰等地,环穿贡嘎山,成为户外运动者竞相追捧的徒步线路。海拔超过4500米的日乌且垭口则是徒步穿越贡嘎大环线的必经之路,也是穿越贡嘎时要翻越的难度最大的垭口。

挑战、新奇、美景、振作、说走就走……每一个来贡嘎山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与期望。但每个人的自身条件、物资准备和专业程度不尽相同,以至于每年在贡嘎山,几乎都有徒步被困者,每逢遇到困难,游客或家属主要的求助方式就是打电话报警。

多名有过多次川西徒步经验的户外运动人士告诉记者,四川高海拔地区即使到了“五一”,天气依然变化多端,山上积雪非常厚。天气好的时候,可能像春天一样;但天气变坏时,它还是冰天雪地。在这种情况下出行,首先要做好遇到暴风雪、迷路、高反等准备,很多新手是被贡嘎雪山冰湖、冰川和雪山的美景吸引来的,但并没有意识到其中暗藏的风险。

户外运动需要做哪些准备?他们给出以下建议:尽量和既熟悉又专业的朋友一起,现在很多徒步、穿越者通过社交平台,几个陌生人就结伴出行,大部分被困等事件均因不够专业等;如果要户外徒步等,一定报团队,其在专业、安全、物资等方面均有保障。很多网上相约的,甚至连个对讲机都没有。

在此基础上,徒步探险前,请务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升身体机能、学习相关防护知识;在徒步探险中也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自己制造的垃圾请及时带走。

“最重要的是,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把探险娱乐化,不要高估自己。”这些专业户外运动人士强调道。

文/蒋麟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挑战野山、组团徒步、上山看日出……一天三起山岳救援 24名驴友被北京消防从山上救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一驴友在贡嘎山徒步时遇难 有网友跟着“网上攻略”徒步遇险 当地提醒应去正规景区游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Qnews|一男子在贡嘎山徒步时失联9天 消防已开展救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穿越贡嘎山遇险 一人获救一人身亡 资深驴友提醒:网上约伴、临时组队要谨慎
扬子晚报 2024-05-08
两天一夜极限营救擅爬雪山受困游客 消防员:积雪最深六七米 下山时踩到雪松树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