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守护一江清水,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07:10

5月27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集中反映长江流域七省市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造成污水直排、水体黑臭等现象。这是从此前“紧盯”一个个省份进行督察延展到流域督察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首次发布案例通报,将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起到重要作用。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江保护修复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年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指引下,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强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沿江各地的靓丽风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正在长江流域奋力绘就。

然而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此次环保督察的重点就是聚焦长江大保护存在的难题,检视长江经济带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等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尤其是建筑垃圾违规处置、“三磷”污染等共性问题,从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推进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

此次被督察的7省市均属于长江经济带,在长江上、中、下游都有分布。在当前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5.6%,干流水质连续4年全线保持Ⅱ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的大背景下,此次通报的典型案例显得触目惊心。从部分城市管网建设明显滞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低,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和溢流等问题突出,到部分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存在不足,一年数千万吨污水直排长江;从某些地市有关部门指使污水处理厂编造进水数据,弄虚作假,到个别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不力,长期未推动问题解决……这些都警示我们,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长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抓长江大保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要素内容、环节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不仅要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农村,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巩固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也要推进污水收集管网排查整治,加快“混错接”和“老破旧”污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实施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增设调蓄设施、雨污分流等措施,降低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要坚持集中与分布相结合,合理规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有力有序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还要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回头看”,对污染治理不力、保护修复进展缓慢、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达不到进度要求甚至恶化的地区,发挥好督察利剑作用。

加强水污染治理要对症下药,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只有守护好一江清水,大力破除水害,大兴水之利,彰显水之美,加快建设美丽长江,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才能在我们手中更快变成现实。

文/晨云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首度公布“黑榜”
法治日报 2024-05-24
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4-05-17
聚焦长江大保护!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全部进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23-12-07
建设长江生态共同体,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光明日报 2023-1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