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案说险 】真金白银还是镀金骗局?消费者的黄金“避坑”指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13:55

近日,黄金价格成为社会设点话题之一。国际黄金价格一度大幅上扬,与此同时,国内的黄金价格也随之上涨,金价的节节攀升,令许多消费者萌生购买黄金进行投资的念头。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当下黄金投资的热度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各种诈骗陷阱,令不少消费者遭受财产损失。 

中荷人寿整理近期多发的涉及黄金诈骗的手段及套路,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此类投资骗局:

案例一:黄金洗钱新手法

近期,一名男子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两家金店内分别刷卡24万元和29万元购买投资金条,其异常的购买行为引起了店员的怀疑并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该男子实际上是电信诈骗团伙的一名成员,通过购买黄金转移赃款。据了解,为逃避打击,真正的诈骗分子不会轻易抛头露面,诈骗组织通常会通过微信、QQ群兼职群、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消息,招募一些急需用钱的人,利用他们的银行卡和手机转移赃款。赃款到账后有的人被指派到银行提现,有的则会被要求到金店购买黄金,然后将其交给“上家”以获取佣金。这些人通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电诈团伙“洗钱”的帮凶。

风险提示:电信诈骗团伙正采用更为隐蔽的手法转移赃款,利用黄金交易的匿名性和价值稳定性进行洗钱。投资者切勿出租出借自己的银行卡和账户,也应提高警惕,不被“小利”诱惑替代他人购买黄金,避免成为犯罪活动的一环。同时,对于大额交易,应提高警惕,注意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虚假黄金投资平台

近日,温州季女士因在虚拟平台上投资炒黄金,被骗204万。事情起因是季女士在某平台出租房屋时,遇到一位积极的“租客”,对方以转账300元定金获取季女士的信任后,透露自己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作并掌握金价内幕。季女士一听“黄金投资”“内部消息”,又想到近日飙升的金价,心动不已。便通过对方发来的所谓“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的钓鱼网站上进行黄金投资。前几次,买入的黄金接连几天大涨,季女士随之加大了资金投入量。半个月后,季女士将网站分享给朋友希望她跟着一起赚钱,朋友却打不开此链接,季女士这才意识到遭遇诈骗。

风险提示:黄金投资对普通人来说较为陌生,这给了诈骗分子发挥的空间。犯罪团伙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为了以假乱真骗取信任,甚至做到根据真实市场实时变动行情。因此,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交易场所,且投资存在风险,需谨慎、理性对待;在网络平台进行黄金投资时,投资者应仔细核实平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要轻信高收益承诺,对于未经验证的平台要保持警惕。

案例三:网络购买假黄金

黑龙江的杨女士在网络平台购买了标称为999足金的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收到商品后,杨女士发现附带的证书无法验证,商家对真伪问题避而不答。另一位消费者邰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假黄金诈骗。根据媒体报道,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因为购买到“假黄金”而发起的投诉超过5000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造假的手段在不断升级,许多常规方法甚至专业的无损检测都难以辨别真假足金。尤其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到假黄金的问题突出。

风险提示:从消费者来说,避免买到假黄金产品的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商家和渠道购买,黄金作为贵金属,其价格有权威参照,不要轻信所谓的“补贴”或“让利”。同时,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提供的检测证书,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和拨打证书后面的电话来辨别真伪。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黄金诈骗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那么投资者又该如何辨别、防范此类诈骗呢?

中荷人寿温馨提示:

1、天上不会掉馅饼,宣称掌握各种“投资技巧”“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低风险高回报”的都是诈骗话术,不要轻信,更不要转账。

2、提高警惕心,如需投资应选择正规渠道,并关注市场动态、价格浮动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综合考虑投资风险,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3、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反诈专线96110咨询。

本文案例来源于:北京日报客户端、浙里反诈公众号、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公众号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一些年轻人爱上出游“避坑指南”
工人日报 2024-05-15
黄金价格“踩下刹车”,消费者观望情绪浮现
广州日报 2024-05-08
卖黄金?看这条,不踩坑!
上海证券报 2024-04-19
金价再创新高!黄金投资渠道调查:方式多样谨防“踩坑”
证券时报网 2024-04-10
黄金投资渠道调查:方式多样各有需求,盲目投金容易“踩坑”
证券时报 2024-04-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