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夜读|修复家庭关系,要经历“三重门”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4-25 22:00

前几天,收到好友信息:

我这个家,既不是“湾”,也不是“港”,而是一座“修罗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一场“战斗”让人猝不及防。

一看便知,她这是又和父母闹矛盾了。

每次聊天,听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怕和父母相处。

尽管每次都抱着好好相处的心愿,但却总是事与愿违。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起冲突。

我一边习惯她的抱怨,一边很心疼她,于是,回复好友:

我送你一本书,或许它能帮你把“修罗场”变成“合家欢”。

这本书,就是金惟纯先生和两个女儿共同完成的《人生总会有答案》,它以父女间60多封信件为载体,向读者坦诚了一段家庭关系,如何从“支离”到“圆满”。

说实话,这本书我读了3遍,才慢慢明白:

想要修复支离的家庭关系,一定要历经“三重门”:一是重返童年、二是重写剧本、三是重新演绎。

重返童年,找到人生剧本

关于“人生剧本”,书中提及过近30次。

何为人生剧本?是不是就是每个人的“童年创伤”?

金先生说:

相比“童年创伤”主体指向家庭,“人生剧本”的主体,则是自己。

说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童年”这个关键期。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讲到一个惊人的心理发现: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其婴儿期。

成年人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起源于在童年时的遭遇。

金先生在书中写道:

人生剧本的大纲,大约在六岁左右就已经完成。若无内省的功夫,可能一辈子受其影响而不自知。

书中提到的各种亲子矛盾,背后都藏着家长和孩子各自的“人生剧本”。

金先生为了对抗母亲的强权,形成了强人哲学;

大女儿金质灵因为父母离异,认为自己因恨而生,导致配得感低;

二女儿金默蓝在父亲那句“必须厉害”的魔咒下,一直被动做到“很厉害”。

父女三人没有找到人生剧本前,恋爱、婚姻、事业等方面都各自承受艰难。

直到重返童年、挖出人生剧本,生命才发生了位移。

金先生渐渐明白了母亲的强权源自于她能给的全部爱;

质灵清楚了父母尽管分开,自己依然“因爱而生”;

默兰敞开心扉后,获得了爸爸颁发的“不必很厉害”豁免证书……

看懂父女三人的关系转变,就会发现:治愈原生家庭的伤,重返童年是最近的路。

为什么明明“想好好沟通,但却不欢而散”?其根本,都是蛰伏在生命里的“人生剧本”在作祟。

卡尔·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那就是你的命运。”

所以,别再害怕,也别逃避。

勇敢地,甚至刻意地,去挖出自己的人生剧本。

只有找到它,直面它,揣摩它,最后才能修正它。

重写剧本,不断修炼自己

重返童年,目的是重写剧本;重写剧本,关键是不再针对别人,而是不断修炼自己。

“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好”,这是金先生修炼自己的感悟。

靠着自己50多岁开始的人生修炼,他最终与母亲和解。

这个故事,金先生写在了《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里:

我终于看到,自己所有能耐都来自母亲的对待。

写文章的能力,来自母亲无数遍述说苦难人生;

做事的能力,来自于母亲要求我做家事;

独立和承担能力,来自于母亲不断提醒我人生无可依赖……

这话不禁让人感慨:能修炼自己,连创伤都是财富。

和金先生一样,大女儿金质灵重写人生剧本,也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

“因恨而生”的人生剧本,使得质灵常常卡在“我是个麻烦”的负面状态下。

23岁以前,她甚至一直怨怼父母。

后来,质灵发现:

多年怨怼,并没有让自己变好。这些身心创伤,根本无法通过讨伐他人来修补,如果自己不愿意修复自己,将一辈子卡住无法前行。

看清这点,她开始向内探索,学习课程,觉察内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她把童年剧本变成了自己的生命养分。现如今结婚生子,家庭关系和谐美满。

《论语》里讲到的经营关系的智慧,就是“反求诸己”;《大学》里讲“齐家”的关键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所以,真相就是:

动不动就把自己过得过不好,归咎给原生家庭,这将很难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向外找,只有抱怨,没有答案;向内看,才能生出力量,活得更自在。

重新演绎,在共修路上收获圆满

重返童年,是看见自己;重写剧本,是修正自己。

重新演绎,就是找到和身边人“共修”的路径。

能共修,是人生难得的缘分。金先生一家,实现了这种缘分。

比如:母亲过世后,金先生和90多岁的继父每天练习说“我爱你”,从最初彼此的不习惯,到后来爸爸特意等在门口说“我爱你”和拥抱;

比如:金先生和前妻,两个重组家庭,关系处得也像亲人。

他们会一起聚会,聊曾经婚姻的过往,全体笑翻在地上打滚。

比如:两个女儿愿意和爸爸一起完成《人生总会有答案》这本书,通过文字坦诚沟通,跨越成长的鸿沟,治愈了家庭的伤,弥补过往的遗憾……

一家人通过共修,让支离的家庭中所有的不融合,化作了可以谈笑风生的回忆。

如此难能可贵的结局,就是共修的结果。

金先生自己是57岁开始修炼,女儿紧随其后,前妻又通过女儿开始自己的学习成长。

对于人生的答案,金先生在书中说:

这本书探索的不是“答案”,而是“可能性”。

什么可能性呢?就是亲子之间真实敞开、成为共修伙伴的可能性。

1、拥有共同目标并愿意为之努力

金质灵写信告诉爸爸:

感谢您出于爱,不论多难都练习修正我们的关系。

我相信我们的共识是——在爱里没有输赢,爱就是一切的答案。

没错,爱就是一切答案。

尽管原生家庭不完美,但每个家庭都有共同的愿望,就是:彼此都好,一家幸福。

以爱为“发令枪”,以幸福为目标,就能走上一条温柔且坚定的共修之路。

请相信:愿意共修,就有机会修成正果。

2、给出最大限度的包容和尊重

改变,本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一起改变,注定是难上加难。

遇到事与愿违的卡点,怎么办?“打”和“逃”必定行不通。

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方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以后,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所想,就心有怨气、冒出火气。

给对方足够大的空间,好好呵护带有伤痛的爱。

用更大空间,装更多包容。

平静地倾听,理智地回应,共修的路才不会半途而废。

3、不断修正自己而不是对方

金先生之所以能和母亲、和前妻、和女儿逐一和解,他解释说:

每一次和关系更上一层楼,几乎毫无例外地发生在自己改错之后。

谁的功课谁负责。

我们只要做到:纠出自己的错,一件一件去认领、去改正。

修正自己,就会产生位移;位移到更高层面,难题就迎刃而解。

写在最后

《人生总会有答案》中写道:

与父母关系不好的人,与子女关系也很难好。

我和女儿的关系好了,她们和孩子的关系也会好。这好处,将绵延子子孙孙,足以让人含笑而去。

家庭关系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一种传承。

一切发生,都是功课;修复关系,是自己的照见,更是爱的道场。

亲爱的朋友,希望你别害怕回家,别害怕面对父母,别害怕修复关系。

这,是我们的功课;我们,一定得勇敢负责。

希望你在修正关系的路上,重返童年、重写剧本、重新演绎新的人生。

从此,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喜欢自己,喜欢生命,喜欢这个世界。

作者 | 卓尔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相关阅读
夜读|真正治愈你的,只有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夜读|在家里,要创造良好的“关系场”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6-13
夜读|凡所经历,皆为加持
念念沐心 2024-04-23
夜读|在遗憾中,学会让遗憾少一点
猫姐能量圈 2024-02-27
夜读|回家过年,寻觅三重“归处”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