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为阳光司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8 07:15

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与此前的中国裁判文书网相比,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体例规范、要素齐全、便于检索的参考案例,不仅为法律界人士提供了更加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也将有效回应公众对更深层次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相关报道见A5版)

201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建立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司法公开平台让诉讼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均向社会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落实司法公开的重要理念。各级法院不断拓宽人民群众获得司法信息的渠道,为当事人、公众提供立体化、全方位、一站式、互动性的司法公开服务。

裁判文书公开是司法公开的重要方式。自2013年7月上线至今,经过10年扩容,中国裁判文书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网站,累计公布1.43亿份生效裁判文书,访问总量达1081.36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在倒逼司法权力规范运行、推进普法宣传、依托司法大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成为司法公开最大亮点。然而,随着裁判文书网的文书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增多,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检索不便、标准不一、权威度不够等问题日渐凸显。海量文书上网后,因承载着大量国情社情信息而逐步成为各方关注的信息资源。有的商业公司将“爬取”的文书数据转化为法律检索、企业征信、人工智能“产品”营利,但未按安全、合规、可控要求管理。有些“黑灰产业”甚至据此从事敲诈勒索、信息倒卖、刷取流量等违法活动。如何在既充分满足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方便社会各界监督,又切实防止公民的正当权益、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公共利益受到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已成为持续推进阳光司法的必答题。

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一方面通过严格风险筛查、完善公开标准和隐名规则,妥善解决文书上网所带来的权利保护、安全风险等问题,一方面打造作为裁判文书网“升级版”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经最高法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最大限度发挥案例的实用效能。案例库不仅为司法法律界人士提供更加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也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深层次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

从首批入库案例看,基本实现了对常见罪名、多发案由的全覆盖——从故意伤害罪等常见罪名,到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体量较大的案由,从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案例,到涉彩礼返还纠纷案例、各类劳动争议案例均有收录。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将避免“同案不同判”,保障法律正确、统一适用。而公众通过案例库,可以强化自我保护,发生纠纷后,可以借助已经生效的类似权威案例了解裁判规则、预测诉讼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案例入库后,法官和社会各界都可以针对有关案例所确立的裁判规则是否正确、是否妥当等发表意见,确实存在问题的案例将被及时清理出库,让阳光司法的理念更好照进现实。

努力营造一个机制公开、程序公正、结果公平的司法环境,既需要立案查询、庭审直播、审判旁听等各环节的透明运行,也需要在裁判文书公开、权威案例查询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而这两者的互动,将让阳光司法增强司法公信力,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AI助手,懂得法官需求:上海二中院打造前沿数字司法产品
法治日报 2024-05-28
最高法:各级法院应参考人民法院案例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8
“开门”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彰显司法民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最高法: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库注册人数达27.6万人 用户已覆盖82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最高法中国残联联合出台意见 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
法治日报 2024-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