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烧不退!川崎病“伪装”感冒,已盯上孩子
人民网科普 2023-11-29 11:35

近段时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福州1岁女童佳佳(化名)前几日突然发高烧,起初家人以为是感冒,可体温连着3天降不下来,赶紧带孩子上医院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川崎病,“伪装”感冒来偷袭。

佳佳父母介绍,佳佳发烧最高达39.2℃,而且输液后也不容易退烧,温度时高时低。不仅如此,发烧两天后,佳佳双侧结膜充血、躯干散布丘疹、手足趾尖硬肿,还伴有口唇皲裂、一阵阵咳嗽等症状。

佳佳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科就诊后,接诊的黄理森主任医师经过详细检查,马上意识到她并不是感冒,考虑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也叫川崎病。

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佳佳被确诊为川崎病,而且还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明确病因后,医院儿科团队对佳佳进行了对症治疗,目前佳佳正在康复中。

黄理森介绍,川崎病因日本学者川崎首先报告此病而得名,它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5岁婴幼儿。

川崎病以急性发热起病,并伴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黏膜充血,早期或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还会出现手足皮肤有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等症状;全身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等;口腔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双侧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黄理森提醒,川崎病可出现全身多器官受累,但其最主要危害是引发获得性心脏病。

如果发现得早,大多数孩子可以完全治愈。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即使孩子当下恢复,以后的生活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记住,发热的第7天至第10天为治疗川崎病的黄金期。

黄理森说,川崎病与感冒症状极其相似,易误诊。一旦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有皮疹及黏膜病变,家长应警惕川崎病发生,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儿童川崎病如何预防?

儿童川崎病目前没有特定的预防方法。但是,有一些一般性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减少感染或发炎的风险。

避免孩子接触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的人,以减少细菌或病毒的传播。

保持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杯子等。

如果孩子已经患有川崎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以降低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 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这些部位的表象
三河市儿童医院 2024-05-22
家长请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发期,小心孩子的这些症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3
孩子鼻塞流鼻涕太难受,这些方法很管用
健康中国 2024-03-17
高烧不退!这病已盯上孩子,严重可引发获得性心脏病!
科普中国 2023-12-11
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手足口病、普通感冒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健康中国 2023-1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