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昌平区新增两处古树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区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7 21:31

为加强古树保护与宣传,昌平区不断探索“古树+村庄”的古树保护创新模式,在保护古树树体本身、改善古树整体生境的基础上,结合村庄历史文化、村民日常游憩需求,进行古树公共空间节点、古树文化游线的打造。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奥,近日,昌平区完成了十三陵镇德陵村和南口镇花塔村古树村落建设,区内古树及其生境的整体保护试点达5处。

德陵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的十三陵镇东北4公里处,十三陵水库北岸,蟒山西麓。2018年德陵村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村域面积330公顷,村内共有古树347株,其中一级古树30株,二级古树317株。树种以侧柏、油松为主,绝大多数分布在德陵陵区宝顶、宝城及德陵门内。另外有1株国槐(一级)位于德陵村村口。

据悉,德陵村的古树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既有代表永生的陵区松柏文化,又有寄托村民情感与记忆的陵监古树文化。陵监古树文化是陵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十三陵地区特有。

德陵村古树村落建设以古树保护为核心,统筹其他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围绕“一轴、两环、四区、 多点”的结构布局,打造了福槐迎宾、古巷观花、百柿如意、里田观城等多个景观节点,在古树、古村落、古建筑等原有基础上加以保护和改造,增设标识及宣传栏,科普古树知识,展现古树村落风采。

另一处新增古树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区域位于花塔村,该村背靠燕山山脉,距昌平城区约16公里,千年古刹“和平寺”坐落于村内。2019年花塔村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同时也是市级民俗村、首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北京市美丽乡村百村示范村等,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及旅游等相关资源。

花塔村村域面积277.69 公顷,现有古树11株,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7株。树种包括银杏、白皮松、侧柏和国槐。村内古树资源主要分布在和平寺范围内,其中最突出的为两株一级古树——雌雄银杏。

据悉,古树村落建设主要通过外扩围栏、拆除水泥铺装替换为透水透气铺装等形式,扩大古树保护范围、改善生长环境。通过补植地被、设置树池围栏坐凳等形式,提升村庄景观质量,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增设宣传围栏、宣传标识等形式,宣传古树的重要价值和古树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公众保护古树的意识和热情。

下一步,昌平区将紧紧围绕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点,加大重点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力度,持续开展古树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宣传古树名木保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昌平区启动“大明故事我开讲”大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昌平区十三陵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筑牢清明安全“防火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昌平区明十三陵空中航线将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推动明十三陵空中航线开放 昌平区多举措让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北京昌平区加强保障红叶观赏时期游览秩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