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机制建立首月,郑栅洁密集动作,四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也行动了
北京青年报政知道 2023-07-26 22:08

继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三场民企座谈会之后,国家发改委又有“新招”。

近期,国家发改委四位副主任丛亮、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密集与民企展开了沟通。

三场座谈会

政知君注意到,半个月内,郑栅洁主持召开了三场民企座谈会。

7月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企座谈会。与郑栅洁面对面的五位企业负责人分别来自三一集团、奥克斯集团、圆通速递、波司登、农夫山泉。

7月10日,郑栅洁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百度集团、隆基绿能、济民可信药业、春秋旅游、驴肉曹餐饮等企业受邀座谈。

7月17日,郑栅洁召开座谈会,与传化集团、方大集团、飞鹤乳业、卓立汉光等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资料图

国家发改委在7月3日提到,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就此表示,这几场座谈会受邀企业来自设备制造、钢铁冶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能源、邮政快递、互联网信息、餐饮等多个行业,兼顾了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就是要尽可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们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些都为制定宏观政策、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位副主任

在郑栅洁与企业家座谈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同样开始“动作”。

7月25日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主持召开制造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实地调研绿色低碳领域的民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

7月26日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与多家民营企业座谈交流,并在赴新疆、福建等地调研时与多家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荫凯与多家物流企业进行座谈交流,同时还利用出差期间到重庆调研相关企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赴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调研,并主持召开有关领域民营企业座谈会。

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与民企沟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座谈之外,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开始赴企业实地调研。

针对和民企的沟通交流,国家发改委主任、副主任“全员上阵”。

国家发改委现任党组书记、主任是郑栅洁,副主任一共有4人,分别是丛亮、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这五位国家发改委的领导近期均以各种形式与民企交流沟通。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近期动作系结合各自分管领域。

沟通

国家发改委近期的密集动作,系在其建立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框架下进行的。

就前述座谈和调研,国家发改委均明确表示系“按照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安排”。

政知君注意到,该机制系根据国务院要求创建。而近日,这种机制性安排,同样被中央政治局提及。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到,“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这也是中央政治局层面,首次提到这一机制。

7月6日和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先后召开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平台企业座谈会。

在这两场座谈会上,李强都提到了“沟通”。

在7月6日的座谈会上,李强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7月12日,他指出,要建立健全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和国家发改委一样,工信部、商务部近期同样建立有关交流沟通机制。

7月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王文涛介绍称,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依托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在现有常态化交流机制基础上,升级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

工信部网站披露,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与制造业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沟通交流机制。

7月6日、7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分别主持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圆桌会议。

资料|国家发改委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李岩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郑栅洁添新身份!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6-14
国家发改委:将抓紧建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 2024-05-06
郑栅洁和民企负责人座谈第二天,这一部际联席会议首次全体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4-03
“以新换旧”将开启!六家民企参加座谈会,美的、格林美回应
中新经纬 2024-04-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