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数据精准锁定异常行驶轨迹 广州花都:破解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监管难题
检察日报 2023-07-24 12:30

“粤×××××危化品运输车辆轨迹异常,晚12点下高速后开进了某山区附近。”这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检察院利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治理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检察官根据大数据监督模型对运输车辆异常行驶轨迹进行分析,成功锁定一件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案件线索。

构建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类案监督模型的起因,是该院办理的一起污染环境案。2021年初,该院办理了一起污染环境案,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长期从事废铝灰(属危险废物)中介处置业务。他以极低的处置价格,将佛山、清远、肇庆等地的铝材厂家产生的废铝灰跨区域非法倾倒,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根据市场行情,废铝灰交给有资质的环保企业处理,每吨需要1000元至2000元的处置费用,但陈某等人仅收取120元至150元。”出于职业敏感,承办检察官意识到该案背后隐藏着巨大利益,绝非个案。如何通过办理个案进行类案监督,进而推进诉源治理?花都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沈万军提出,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类案件横跨多个区域,环境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较强、监管难度大,可以依托大数据进行打击和治理。

由于车辆运输是此类违法犯罪绕不开的关键环节,该院遵循“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大数据治理运行机制,分析这类案件的相同或类似违法行为模式:违法行为人为了逃避查处,一般选择夜间作案;为了不被周边人员发现,倾倒区域往往是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于是,该院构建了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类案监督模型,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对异常货运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分析,锁定可能存在异常情况的区域位置,进而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大数据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发现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从而更精准全面地推动问题解决。”该院分管院领导表示,“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类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是被查处的不法分子大多为下游的运输或倾倒人员,对于上游企业的违法行为查处不严,违法成本低。”

针对该情况,花都区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与周边城市建立联动查处机制,对有证据证实存在非法处置固体废物行为的涉案上游企业或人员,依法进行查处,形成上游下游一起查的全链条惩治闭环,依法规范固体废物处置行业市场秩序。

据悉,自2022年4月建立固体废物跨区域非法转移类案监督模型以来,花都区检察院共筛查出异常货运车辆200余辆,经轨迹分析形成监督线索14条,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0件,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立案监督线索2条,已成案1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份。

文/刘韬 刘腾 丘恺琦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上海海关固体废物平均在港时间逐年缩短
中国新闻网 2024-05-23
重庆警方破获电镀厂特大污染环境案 涉案固体废物1万余吨
中国新闻网 2023-06-06
川渝警方合作 侦破特大跨省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
上游新闻 2022-06-07
打造“无废城市”,深圳的固体废物都去哪了?
工人日报 2022-02-15
成效显著!我国18个固体废物进口口岸全部取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