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报告:民宿酒店违约毁约现象相对较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1 13:04

5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布了今年“五一”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称,今年五一多项数据创下历史峰值,热点与槽点高度集中,成为今年“五一”消费舆情的最大特点。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四个方面。4月29日至5月4日共计6天监测期内,共收集“五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3932226条,日均信息量约398万条。

中消协监测发现,今年“五一”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等方面。

景区旅游方面,监测期内,共收集“景区旅游”类负面信息3056999条,日均信息量509500条,舆情信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5月2日最多,为845836条。

酒店住宿方面,共收集有关“酒店住宿”类负面信息1119199条,日均186533条,信息量分布呈相对平缓的先增后降趋势,4月30日舆情信息量最高,为217770条。

中消协发现, “五一”期间,住宿酒店普遍价格上涨,酒店住宿舆情较为集中,预订民宿未留房、线上平台下单酒店要求游客“补差价”等违约、毁约现象相对较多。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并作出处罚,媒体报道与舆情讨论较多。

交通出行方面,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交通出行”类负面信息1082554条,日均信息量180426条。其中,4月29日信息量最多,为255102条。此后舆情信息量呈下降趋势。交通出行类舆情信息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围绕不同场景中出现的“拥堵”“停车难”等问题讨论较为集中,网友广泛吐槽;高速拥堵场景下新能源车主普遍体验较差,成为热点讨论话题;网约车、出租车临时加价,引发的围观质疑较多。

餐饮购物,监测期内,共收集与餐饮购物相关的负面信息995978条,日均信息量165996条,舆情信息量呈波动趋势,5月3日达到高峰,为196149条。监测期间,餐饮购物类舆情主要与零售商贩、餐饮店等多收费、不按标价收费等宰客行为有关。

综合分析今年“五一”假期消费者“吐槽”问题和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不同维度的舆情槽点均与“出行”密切相关。消费者走出家门的消费热情遭遇多场景的假日消费供给短板,成为影响假日消费体验、引发“高热点”舆情的重要因素。

中消协表示,“五一”假期社会流动的巨大“盘面”呼唤着更高水平的公共安全保障。强劲的消费动力、上亿人次的流动、长距离出游的明显增长、出游方式多样多元对交通、食品、住宿、消防和个人出游等安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相关各方安全接待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必须严格落实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经营的相关规定要求,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切实强化安全意识,压实监管责任,消除安全隐患。与旅游出行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影响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它既能够考量景区本身的产品业态、供给模式、管理服务等硬实力、“软环境”,也可以检验旅游出行配套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的质量水平与进展效率。它既需要在交通及周边设施硬件建设方面加强科学投入,也需要在超前预判、及时锁定、动态应对等应急供给储备方面提高精准度。

此外, “五一”假期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部分地区、行业消费市场表现出来的涨价风、违约风、强制风、短期风进行了点评提醒,并给出公开建议。从舆情监测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地区品牌商户与规模主体能够从维护企业形象和长远发展出发,以较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对合理的商品与服务价格,回馈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但仍有个别地区、部分行业领域的少量服务主体存在毁约涨价、强制销售、缺乏诚信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与信心,影响了地区与行业的形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中消协发布“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中消协发布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0
北青快评 | 中消协能否“点醒”酒店民宿或在“后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2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酒店住宿违约毁约涨价吐槽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1
半两财经 |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舆情报告 景区、住宿、交通、餐饮4方面吐槽扎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