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00后导演闯入戏曲圈 漫才、热舞“改造”沪剧
上观新闻 2023-03-23 07:48

“00后导演追求新的戏曲语汇、新的程式,探索他们眼中戏曲应该是什么样,还能成为什么样?”3月17日至19日,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亮相中国大戏院。指导老师吴汶聪笑言,“现代派的表达方式青春洋溢,很活泼、很时尚,没想到不仅年轻观众喜欢《假如我是状元郎》,老年观众也能接受。”

《假如我是状元郎》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19级戏曲导演专业毕业生协同上海市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联合创作,该剧以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为蓝本,借鉴吕剧《姊妹易嫁》进行二度创作,得到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支持。

《假如我是状元郎》作为19级戏曲导演专业毕业大戏,编导团队大部分是00后,有着新奇的思维模式、前卫的表达方式,他们对戏曲的表现手法、人物塑造、主题立意上固有模式进行突破和发展,将“古典漫画式”“生活的质感”作为《假如我是状元郎》关键词。

《假如我是状元郎》演员大多来自上海市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剧中融入漫才、喜剧梗,男团女团的舞蹈,对传统戏曲而言有很大冲击力。70后、80后演员在接受新的表现方式上确实有一个消化过程,从抗拒、接受到申发。”吴汶聪表示,沪剧演员常演悲情戏,喜剧《假如我是状元郎》需要打破节奏,再重建节奏,“磨合过程的确挺痛苦”。

《假如我是状元郎》围绕一个争论展开:爱情与物质哪个更重要?一部分人在轰轰烈烈的浪漫中回归现实,一部分人忍耐失望继续朝着既定方向执着前行。因不想简单演绎一出“嫌贫爱富”批判戏,《假如我是状元郎》80%台词都是重新创作。“颠覆、创新、融合”是该剧首演留给观众最多的感觉,剧中一些看似无厘头的搞笑桥段,以及《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等经典电影配乐响起,将气氛推向高潮。

《假如我是状元郎》舞美和灯光设计也别出心裁,用时尚元素代替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大面积不规则的线条代替传统的山水画卷和大户人家的场景。灯光有时用现代戏常用的黑白灰展现想象空间,有时又用绚丽的灯光让人仿佛置身于时尚秀场。

《假如我是状元郎》还改动了一些戏曲程式化动作,比如穷书生中状元后的台步改换成亮靴底的正步,显得意气风发。对于过时的价值观和陈旧腐朽的理念的“吐槽”,也被巧妙穿插在台词中,借演员之口道出,让观众忍俊不禁。

《假如我是状元郎》是一次专业文艺院团和专业文艺院校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也是上海市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探索沪剧艺术创新发展的一次试水,为沪剧创作性格化、多样化提供探索方向。在上海方言舞台剧《雷雨》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希望通过《假如我是状元郎》的创排和热演,为沪剧吸引一大群年轻粉丝。

“戏曲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年轻观众是我们首先要争取的。”吴汶聪直言,戏曲在与手机、音乐剧、话剧争观众,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艺术观念很开放,所以才能有《假如我是状元郎》,“这部戏的意义不仅来自00后导演们,更多的是源于艺术观念、戏剧观念的革新。”

文/上观新闻记者 诸葛漪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原创国风国潮作品热演: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
上观新闻 2023-11-15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妇女节上映 展现两位女性一生的坚守
上观新闻 2023-03-08
牵手院团演绎“古典漫画式”作品,00后戏曲学生这样呈现毕业大戏
文汇报 2022-12-14
三个月内两获国家级大奖,《敦煌女儿》经历“三改三演”
上观新闻 2022-12-06
“惊喜、感动、想哭” 张静娴、岳美缇、蔡正仁点赞上昆全本《牡丹亭》彩排
上观新闻 2022-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