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新市民:不要“以贷养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5 17:42

新市民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鲜血液”,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希望、社会消费的生力军、金融服务的新蓝海。3月15日,北京银保监局特别为广大新市民送上一份金融消费锦囊,希望他们树立理性金融消费理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理性消费不乱贷,防止过度负债

北京银保监局表示,消费者要树立理性借贷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弘扬勤俭节约美德,科学安排生活支出,根据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要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充分了解分期业务手续费、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过度借贷,否则可能使个人甚至整个家庭陷入债务困境。

合理借贷要正规,远离信贷陷阱

此外,消费者要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合理利用借贷产品,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若确有贷款需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使用金融机构官方手机APP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切记远离“套路贷”“砍头息”等不良网络贷款,高度警惕不法分子的诈骗诱饵,尤其要警惕一些不良机构或平台在营销过程中混淆概念,以“免息”“零首付”等说辞隐瞒实际息费成本的行为。

个人信息不外泄,做好信息保护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设置过于简单的银行账号密码,签订合同、风险须知等重要文件时谨记“三不”,即不签“空白合同”、不给随意授权、不能“一勾到底”。特别是对于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绝对不可随意提供,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对陌生号码、陌生链接、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维护权益要理智,识破“代理维权”幌子

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该怎么办?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可以选择向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确有需要,还可按照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至人民法院。切勿轻信社会上“代理退保”“代理维权”“挂账停息”“征信修复”等宣传广告,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代理维权机构”,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伪造证明材料等“恶意”投诉行为,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发布 不应选用有暴力犯罪记录的人员干催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半两财经 | 个人网贷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别怕,必须要有本人授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半两财经|三大新型骗局来袭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教你识破欺诈诡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7
新市民:这份金融消费锦囊送给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7
警惕“零首付”“负首付” 重庆银保监局揭露房贷欺骗五大套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