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学校突现阳性病例,各方反应不必恐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0 16:03

近日,杭州有学校出现新冠阳性学生的消息引发关注。据了解,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另外 ,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2月20日《杭州日报》)

这条消息极具“爆炸性”,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登上百度热搜榜第一。之所以广受瞩目,是因为大家以为经历去年底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绝大部分人已产生抗体,现在处于安全期。但没有料到新学期开学不久,杭州部分学校就出现15个阳性病例。对此,杭州有关方面如何应对,其他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反应,值得关注。

其实,学校出现一些阳性病例也不算很意外,因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目前只是大幅减少,并没有彻底消失。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显示,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那么无论什么地方的学校都可能出现阳性病例,因为学校属于人群密集性场所,即便出现1例阳性也容易发生传播。

令人比较欣慰的是,杭州部分学校只发现15例阳性且症状较轻,影响范围较小,均为新冠首次感染——这说明之前的防护效果较好,没有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感染。同时,杭州相关学校并未采取大范围封控措施,而是仅对相关班级停课,防控十分精准。这既避免疫情传播,保护了学生健康,而且也减少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这既缘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3年1月印发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做出的科学指导,即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也缘于学校严格落实“乙类乙管”措施和上述指南。这也给其他学校是一种提醒,即面对突发疫情时不必恐慌,按照规定操作即可。

还需要提醒各所学校注意的是,眼下仍是流感高发季节,由于流感和新冠的症状存在相似之处,不能因为学生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就怀疑感染新冠病毒。对有类似症状的学生,只能通过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按新冠方案治疗,感染流感的按流感方案治疗。同时要做好学生心理疏解,保证其“不落课”。

如今我们已进入与病毒博弈的第四个年头,经过前三年经验积累,我们有多种预案应对突发疫情;而且由于大部分人已经感染过或接种了疫苗,社会已构筑起比较安全的防疫屏障,所以,面对新出现的阳性病例,我们大可以放宽心,不必一惊一乍。作为学校,要坚持正常的教学计划;作为学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换言之,在“乙类乙管”时期,只要疫情毒株没有发生重大变异,不会带来大面积的传播和危害,我们都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自信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松警惕、漠视疫情。为确保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正常运转,有关部门仍要做好疫情监控和分析研判,尤其是,要警惕去年底大流行期间感染的这一批人,在安全期(据说3-6个月)过后出现再感染的风险。

文/海凝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江苏丹阳通报学校个别班级停课情况:因春季传染病流行
中国新闻网 2023-02-22
三所学校有学生发热,杭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回应
杭+新闻 2023-02-20
杭州中小学15例新冠阳性均为首次感染,另有一起流感聚集性传播
杭州日报 2023-02-20
杭州两所中小学出现新冠阳性学生 校方:防疫工作有序展开,家长不必恐慌
浙江日报 2023-02-20
杭州两所中小学出现新冠阳性学生,校方最新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