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重组大动作!涉及十多家上市公司
中国经济网 2022-12-22 14:25

1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10141亿元。集团定位于提供钢铁及先进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和产业生态圈服务的高科技企业。2022年6月,经国资委专项评估,中国宝武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宝武旗下上市公司有9家,包括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太钢不锈、八一钢铁、韶钢松山、重庆钢铁、宝信软件、宝钢包装、西藏矿业。

中国中钢是国资委主管的钢铁矿产行业大型央企,旗下拥有所属二级单位65家,包括3家上市公司,即中钢国际、中钢天源、中钢洛耐。

在钢铁矿业鼎盛时期,中国中钢曾跻身世界500强,资产总值高达1600多亿元。不过,2014年下半年袭来的大宗商品寒冬让中国中钢陷入艰难处境。矿价断崖式暴跌,钢铁产能过剩及管理经营不佳,中国中钢2014年9月开始出现债务违约。2020年10月,国资委决定,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托管。

业界分析认为,中钢集团并入中国宝武后,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加快打造产业生态圈,有利于中国宝武加速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钢铁业加快重组整合

兼并重组是我国钢铁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导致我国钢铁业对外采购原料无话语权、对内钢材市场竞争无序,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痛点”之一。2022年初,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2022年以来,钢材市场呈现“需求持续减弱、库存不断上升、价格快速下跌、利润大幅下滑”的态势,钢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程度加深。 “当前,钢铁业运行呈现出走势分化与加快整合态势,优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 分析认为,从长远看,钢铁产业格局发展方向必然是形成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等领域形成专业化领航企业,以及通过钢铁企业集中地区的区域性重组形成区域优势企业。钢铁企业应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做好应对准备,积极主动谋划重组整合。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央企已完成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通过一系列重组整合,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创新发展、畅通产业循环、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今年上半年,物流、粮食储备、检验检测、水泥等领域的央企动作频频;四季度以来,央企专业化整合更是进入批量签约阶段。

对于下一步的重组整合,国资委曾表示,要深入开展央企间资源有效整合,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并努力实现“应整尽整”“应合尽合”。

附最新央企名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三年来32家次沪市央企上市公司披露重组方案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证券网 2023-03-13
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新华社 2023-02-01
中钢协:2023年钢材需求有望恢复,钢企兼并重组将加快
第一财经 2023-01-08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31
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重组大会在京举行
国资小新 2022-1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