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朋友圈|孤岛,或是港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7 13:00

昨儿值班,和一个乘客聊了两句,让我想起了曾经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那便是:当一个人长久地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时,到底有没有必要把他强拉回现实。

乘客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最初只是问我“地铁让不让带宠物狗进站”。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愁云惨淡地叹了口气,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多聊了几句我才知道,原来男人的父亲曾经有一条相伴多年的小黑狗,前一阵小狗自己溜到马路上玩,被车撞死了,他怕父亲伤心,就偷偷把狗埋了,然后骗父亲说“狗丢了,要不换一条养吧”。哪想到老头认死理,坚信自己的狗不会丢,更不会跟生人走,可能只是困在什么地方了。从此老人就踏上了寻狗之路,天天废寝忘食地在小区周边徘徊转悠,逢人就打听狗的事儿,精神都有些恍惚了。于是摆在男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跟老人摊牌,直接说狗没了,让他死心;二是再买一条一模一样的狗蒙混过去。

最后他和家人决定,还是采取第二种方法:“我想着宁可自己麻烦点儿,也别刺激他了,八十的人了,别因为这点事儿再撅过去。但买条一模一样的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那狗是柴狗,还是串儿,我这从狗市到宠物店逛了好几天,好容易看上一条差不多的,又害怕买回去了又被他识破。”

我若有所思:“咳,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男人离开后,我看着人潮汹涌的出站口陷入思索。我其实一直有点儿走神,因为我由此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

多年前,我在当时的校内网上发现了一个特别诡异的账号。账号主人是个女孩,初中生的样子,没别的特点,就是热衷于表演。她最初发布的动态里,都是一些自拍照和模仿当红影视剧片段的视频。说实话,视频中完全看不出她有什么表演天赋,而且挺尬的。

但渐渐地,这个账号的画风就开始不对了,女孩先是“官宣”自己准备出道,马上参与拍摄某个电视剧,然后还为这部剧演唱主题曲,甚至专门录制了MV。更令我摸不着头脑的是,女孩还有很多粉丝,拿她完完全全当作“爱豆”,经常和她在评论区互动。

那MV粗制滥造的程度一看就是自娱自乐的,而她所宣称参与拍摄的电视剧我压根也没在百度上搜索到。再点开她那些粉丝的头像,都是一些三无账号,有的还为了凑评论数持续地刷屏。我就纳闷了,这是什么个情况啊?

后来我终于在她评论中找到了一些和我同样好奇的路人。有人说,这个姑娘肯定是想红想疯了,自己在不停炒作;也有人说这姑娘背后一定有团队,搁这儿孵化网红呢。后来一个可能知道内幕的人说,这姑娘其实精神有点儿问题,一直幻想自己是个童星,家人在配合她演戏,制造一个她真的很红的假象。

当时还是个大学生的我就想,这不一家子病态吗?有病就应该治,而不是让人活在妄念里。很多年之后的今天,结合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再回想这个问题,我才发现很多事情并不能如自己从前想的那般一刀切。

面对现实固然是我们倡导的所谓勇敢与清醒的表现,但很多问题背后,却牵连着很多难以被现实瓦解的症结。就像我不能体会到老人得知爱犬被撞死后会经历怎样的悲痛,因为我从没有一条相伴多年的宠物;我也感知不到女孩自认为是童星的执念,因我压根没有这种强迫性的精神困扰。这些不同命运线上的个体差异,看似一目了然,实则里面每个细节都在独立且大相径庭的人生走向中有迹可循。

其实很多中外影视作品中曾反复提到这种观点。比如《卖房子的女人》中,作为房屋中介的女主看到有人劝买家宅男要走出门去,多多和社会交流,就很不屑地反驳:“你说得轻巧,已经这个年纪了,你让他怎么改?”随后,女主为他选择了一套独特的房子,里面可以办公可以攀岩,既不会让他荒废人生,又不会打破他原有的生活模式;《归来》中,陆焉识回到冯婉瑜身边后,发现对方完全不认识自己了,那么干脆不再解释,还日复一日地陪着她到车站去迎接那个再也等不来的爱人。这些,虽然都没能把当事人强拉回现实来,却无不体现出令人感动的尊重和祝福。

开心有很多方式,有的你未必能理解;尤其很多开心,其实是很多不为人知的伤口凝成的痂。

现在想来,如果再有人对我倾诉遭受到了周围的非议,自己又无力或者不甘活成旁人眼中的样子时,我一定会倍儿认真地告诉他们:只要不违法,只要不伤害别人,就勇敢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哪怕它只是一座孤岛,也一定要成为自己繁花似锦的港湾。

摄影/Redrocks

文/马拓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你在朋友圈刷“闻会军”,有人为emo花费上万?
中新经纬 2023-12-24
朋友圈|诗和远方到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1
朋友圈|数据与压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朋友圈|路边有萱草,身边有弟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朋友圈|买卖街上遇见温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5
最新评论